商店
Showing 13–24 of 478 results
-
2025 play with time 手帳一本(顏色隨機出貨)
Read more -
25吋玫瑰金真皮手把鋁框行李箱
Read more -
29吋彈簧輪鋁框行李箱(玫瑰金)。
Read more -
CHEERSPOPS低卡蒟蒻凍乙盒(6入)
Read more
蜜桃乳酸款/(葷)草莓蔓越莓膠原蛋白款
(隨機出貨) -
WCWS 購物袋
Read more -
YCCT啵啵杯710ml
Read more
顏色隨機出貨 -
給予情緒支持
-
心理預備:陪伴受害者了解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事
-
規劃人身安全計畫
-
陪伴申訴與司法流程
-
建立友善復原環境:安全的外在環境、穩定的經濟、協助受害者與重要他人的自我照顧、資源連結(地方社會局處、心理諮商、法律諮詢、醫療院所等)
<上海商銀專屬>一萬種家的想像,一萬種愛的可能-支持收出養服務計畫

在台灣,每年平均有超過700位孩子,在等待可以好好照顧他、陪伴他的家。
我們美好的想像中,孩子應該在一個,每天有家人呵護與陪伴、需求都能被滿足的幸福家庭長大。然而,不一定每個人都能那麼幸運,有些孩子一出生在這個世界,迎接他的卻是,無法被妥善的照顧,甚至不被家人期待與接納。
【如果能有一個家,我有好多想像……】
對孩子而言,家是他們認識世界的起點,在這名為家的所在,是無論經歷多少挫折與悲傷,都有個不會鬆開的擁抱,是半夜醒來,那雙溫暖的手都會輕拍著他再次入睡;當與孩子建立起穩固的依附關係時,他們之間的情感連結就像孩子內心的指南針,讓他知道無論走到哪裡,永遠會有一盞燈為他而亮,等他回家。
【與時間賽跑的孩子們 — 收養的黃金時間挑戰】
收養,是一條充滿愛與挑戰的道路。每一個決定收出養的家庭,都是希望能為孩子帶來一個充滿愛與安全感的家,然而,這條路上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等待家的孩子們努力長大,但長越大卻越可能失去有家的機會。
從收養人提出申請開始,一連串的諮詢、課程、評估與等待,直到收養完成時,至少需要歷經 2 年的時間,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走過這艱辛的考驗。
尤其近年來,特殊需求的孩子越來越多,可能有健康、發展遲緩、身心障礙或特殊家庭背景等因素,收養人也會擔憂無法給予孩子所需的照顧和資源,所以遲遲不敢邁出這一步。
嚴謹又繁複的收養過程,是為了預備一個合適的家庭給孩子,但在這期間孩子也不知不覺地長大了。
在勵馨有許多孩子們,除了漫長的等待,也需面臨在安置機構與寄養家庭中有超過兩次的分離,對於孩子們的身心調適而言是一個巨大難題。
「當看到孩子的那刻,曾遭遇的困難都沒有關係了。 — 收養人的真心話」
收養流程的每一步都充滿著未知與考驗。
可能是與伴侶之間的衝突、教養觀念的磨合、家人間的擔憂與認同,以及自己內心的掙扎,都是收養這條道路上必經的過程。
每一位收養人心中都有一幅關於家的藍圖,期盼孩子到來一同實現。而這份期待也伴隨著緊張和不安—「我能成為合格的家長嗎?」、「孩子會喜歡這個家嗎?」,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收養人,而孩子剛到家中時,也需面對適應期的新挑戰。
這些種種都在考驗著收養人,但也因為那些艱難的時刻,讓愛變得更加堅定。經歷矛盾與煎熬之後,將會是渴望孩子的到來、更期盼未來,準備好成為家長的收養人。
【陪伴走過收養過程的風雨】
勵馨從2004年開始提供收出養服務,至今已20年。每年有超過100位孩子在各個出養服務階段,平均等待664天以上,並有超過六成有特殊需求。每位收養社工平均要為20位孩子實現家的想像。
在收養流程的前期準備中,社工們會陪伴收養人一起面對過程中的挑戰,協助他們準備好成為一位家長,能順利迎接孩子共同生活。
孩子來到家中後,社工會持續提供支持,包括親職教養、兒童發展、身世告知與尋親等,以並安排親子活動、家長支持團體、身世告知課程、諮詢或諮商資源等服務,讓收養家庭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可以陪伴彼此走過收養家庭獨有的困難與歷程。
【陪我前往家的所在】
「家」不僅是一種想像,它是讓人安心的所在,家人的到來不只是填補空缺,而是孩子與收養人可以一起打造屬於他們的家。
「孩子剛來到家裡時非常怕生,看不到保母就會哭,每晚睡覺時還會惡夢尖叫。幸好有社工的支持與建議。後來有次他睡覺時竟然笑了,真的讓我很感動!」 — 圓圓的媽媽
「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家長,將愛延續給孩子。有了孩子後,我開始學習理解更多多事,不再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感覺人生好像升級了!」 — 小穎的爸爸
「收養的工作,不是完成收養裁定那刻就劃下句點,收養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孩子與收養家庭會有勵馨陪伴一直走下去。」 —收養社工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成員與故事。每個人的想像不同,每個人的家也都不一樣。
收養,不僅是一段關係的開始,更是一段美好的相遇旅程,他們將會一起克服困難與挑戰,給予彼此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共同前往家的所在。
注意事項:
※定期每月$300達一年(含)以上或單次捐款$1500元,致贈:金條乙條(原味娃娃酥15顆)
---------------------
捐款滿額即贈感謝禮,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每筆捐款金額不累積贈送。
※如有疑問,歡迎來電(02)8911-5561,將由專人為您服務。
{{ error }}
捐款人基本資料
收據開立資訊
捐款人基本資料
捐款收據資訊
捐款流程
線上付款
付款資訊
<凱基專屬>一萬種家的想像,一萬種愛的可能-支持收出養服務計畫

在台灣,每年平均有超過700位孩子,在等待可以好好照顧他、陪伴他的家。
我們美好的想像中,孩子應該在一個,每天有家人呵護與陪伴、需求都能被滿足的幸福家庭長大。然而,不一定每個人都能那麼幸運,有些孩子一出生在這個世界,迎接他的卻是,無法被妥善的照顧,甚至不被家人期待與接納。
【如果能有一個家,我有好多想像……】
對孩子而言,家是他們認識世界的起點,在這名為家的所在,是無論經歷多少挫折與悲傷,都有個不會鬆開的擁抱,是半夜醒來,那雙溫暖的手都會輕拍著他再次入睡;當與孩子建立起穩固的依附關係時,他們之間的情感連結就像孩子內心的指南針,讓他知道無論走到哪裡,永遠會有一盞燈為他而亮,等他回家。
【與時間賽跑的孩子們 — 收養的黃金時間挑戰】
收養,是一條充滿愛與挑戰的道路。每一個決定收出養的家庭,都是希望能為孩子帶來一個充滿愛與安全感的家,然而,這條路上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等待家的孩子們努力長大,但長越大卻越可能失去有家的機會。
從收養人提出申請開始,一連串的諮詢、課程、評估與等待,直到收養完成時,至少需要歷經 2 年的時間,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走過這艱辛的考驗。
尤其近年來,特殊需求的孩子越來越多,可能有健康、發展遲緩、身心障礙或特殊家庭背景等因素,收養人也會擔憂無法給予孩子所需的照顧和資源,所以遲遲不敢邁出這一步。
嚴謹又繁複的收養過程,是為了預備一個合適的家庭給孩子,但在這期間孩子也不知不覺地長大了。
在勵馨有許多孩子們,除了漫長的等待,也需面臨在安置機構與寄養家庭中有超過兩次的分離,對於孩子們的身心調適而言是一個巨大難題。
「當看到孩子的那刻,曾遭遇的困難都沒有關係了。 — 收養人的真心話」
收養流程的每一步都充滿著未知與考驗。
可能是與伴侶之間的衝突、教養觀念的磨合、家人間的擔憂與認同,以及自己內心的掙扎,都是收養這條道路上必經的過程。
每一位收養人心中都有一幅關於家的藍圖,期盼孩子到來一同實現。而這份期待也伴隨著緊張和不安—「我能成為合格的家長嗎?」、「孩子會喜歡這個家嗎?」,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收養人,而孩子剛到家中時,也需面對適應期的新挑戰。
這些種種都在考驗著收養人,但也因為那些艱難的時刻,讓愛變得更加堅定。經歷矛盾與煎熬之後,將會是渴望孩子的到來、更期盼未來,準備好成為家長的收養人。
【陪伴走過收養過程的風雨】
勵馨從2004年開始提供收出養服務,至今已20年。每年有超過100位孩子在各個出養服務階段,平均等待664天以上,並有超過六成有特殊需求。每位收養社工平均要為20位孩子實現家的想像。
在收養流程的前期準備中,社工們會陪伴收養人一起面對過程中的挑戰,協助他們準備好成為一位家長,能順利迎接孩子共同生活。
孩子來到家中後,社工會持續提供支持,包括親職教養、兒童發展、身世告知與尋親等,以並安排親子活動、家長支持團體、身世告知課程、諮詢或諮商資源等服務,讓收養家庭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可以陪伴彼此走過收養家庭獨有的困難與歷程。
【陪我前往家的所在】
「家」不僅是一種想像,它是讓人安心的所在,家人的到來不只是填補空缺,而是孩子與收養人可以一起打造屬於他們的家。
「孩子剛來到家裡時非常怕生,看不到保母就會哭,每晚睡覺時還會惡夢尖叫。幸好有社工的支持與建議。後來有次他睡覺時竟然笑了,真的讓我很感動!」 — 圓圓的媽媽
「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家長,將愛延續給孩子。有了孩子後,我開始學習理解更多多事,不再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感覺人生好像升級了!」 — 小穎的爸爸
「收養的工作,不是完成收養裁定那刻就劃下句點,收養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孩子與收養家庭會有勵馨陪伴一直走下去。」 —收養社工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成員與故事。每個人的想像不同,每個人的家也都不一樣。
收養,不僅是一段關係的開始,更是一段美好的相遇旅程,他們將會一起克服困難與挑戰,給予彼此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共同前往家的所在。
注意事項:
※定期每月$300達一年(含)以上或單次捐款$1500元,致贈:金條乙條(原味娃娃酥15顆)
---------------------
捐款滿額即贈感謝禮,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每筆捐款金額不累積贈送。
※如有疑問,歡迎來電(02)8911-5561,將由專人為您服務。
2024歲末感恩 花蓮堅韌-婦幼們攜手重建希望

不讓孩子餓肚子,我要繼續撐住這個家
小芬的先生在花蓮0403大地震於重災區生還 ,但因為災後心理創傷,無法外出工作,難以維持經濟
小芬不想再讓孩子們跟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挨餓度日
花蓮勵馨接住小芬,進行美髮就業培力,協助連結社區資源進行剪髮服務,舒緩經濟困難
為求穩定收入及子女照顧,與社工討論下開立工作室
『這不僅是我工作的場所,更是我與孩子的希望』
土地塌了,我們的心不能塌
花蓮勵馨的服務對象本是弱勢家庭狀態,現加上天災受到家園破損、居住安全疑慮、工作損失,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勵馨開始協助房屋修繕、搬家、生活扶助(醫療、民生日用品、奶粉)、以工代賑的讓服務對象不停工有經濟來源。彼此鼓勵,保持盼望。
每一份支持,都是希望的種子
在這個歲末感恩的日子,我們回顧過去一年,雖然大小餘震、颱風仍然打擊著我們前進的腳步。花蓮勵馨依然不停歇的在今年接住200個家庭,提供心理輔導、社會資源、法律支持、經濟穩定、培力就業,將震碎的生活,一塊塊的恢復。
大力地邀請您在新的一年裡給予支持、攜手助人,為花蓮的弱勢婦幼不放棄希望,共進創造更好的明天。
※每月定期$100元達一年(含)以上或單次捐款$1000元致贈:【日出琉璃桌上便利夾】一個
※每月定期$300元達一年(含)以上或單次捐款$3000元致贈: 【在地農產品-愛的穀粒】一包
※每月定期$500元達一年(含)以上或單次捐款$5000元致贈:【香草鹽及香草茶包】一盒
AIR SPACE一圓就學夢 助學弱勢童

夏天來了,一定要來一件可愛俏麗的衣服上街,
即日起至7月2日,只要捐款滿390元以上,支持勵馨《一圓就學夢,助學弱勢童》計畫,即可獲得台灣流行女裝品牌AIR SPACE公益T恤一件,成為逆境兒少生命中的貴人。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逆境兒少助學資源有限
台灣家暴案件層出不窮,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2023)全國家暴通報事件逾13萬件次,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家暴通報。
勵馨基金會一年服務約18,000位受暴婦幼,發現近8成家庭在脫離暴力環境後,隨即面臨經濟困難,遭遇子女能讀書卻付不出學費的困境。在助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高中職及大學的孩子們,只能拚命打工以繼續求學。
勵馨透過專業心理諮商,協助兒少創傷復元,並籌措就學經費、學童課後安親費、技職材料費、生活補助費、培力課程等經費,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資源,在困境中仍能載著夢想希望往前走,讓孩子們重新握住命運的掌控權,邁向自立的目標前進,從生命的弱勢處境中翻轉命運。
AIR SPACE邀您支持兒少追夢
AIR SPACE攜手勵馨基金會,邀請您成為逆境兒少生命中的貴人,不因經濟困窘而中斷求學,希望讓孩子們能在困境中追夢。
一圓就學夢,助學弱勢童

即日起至7月8日,邀請您支持勵馨《一圓就學夢,助學弱勢童》計畫,穩定助學兒少,每天17元(每月捐500元)定期一年或單筆捐款5,000元,即可獲得老協珍亮晶精 (6入),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兒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近80,000起兒少保護案件,其中有許多孩子,因為長期面對家暴、性侵、性剝削等遭遇,自幼就身處在不利於成長的失功能家庭環境中,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身在脆弱的處境中,承擔著因童年逆境而造成的創傷影響風險。
老協珍點亮愛心 支持兒少重新握住命運
老協珍攜手勵馨基金會,邀請您成為逆境兒少生命中的貴人。勵馨透過專業心理諮商,協助兒少創傷復元,並籌措就學經費、學童課後安親費、技職材料費、生活補助費、培力課程等經費,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資源,在困境中仍能載著夢想希望往前走,讓孩子們重新握住命運的掌控權,邁向自立的目標前進,從生命的弱勢處境中翻轉命運。
他們都說你想太多 – MeToo專業陪伴與性騷擾防治募款計畫

可能也有人提出疑惑:「為什麼事情過了這麼久才說出來呢?」
但,這真的是受害者第一次說出他們的受傷經驗嗎?還是在求助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狀況,導致受害者再也不敢輕易開口求助呢?
所謂的受害者,可能是你我的同事、朋友,或是家人,也可能是在某一天某個地方的自己。
勵馨基金會想邀請您先花3-5分鐘,和我們一同來體驗與了解:在性騷擾和性暴力發生時,受害者可能會面臨哪些困難。
當我們越理解,就越有機會可以改變。我們都是身在其中的一部分;我們都有機會能讓事情變得不一樣。
–
社工的堅定陪伴,為性騷擾倖存者帶來生命光亮
倖存者 魚魚 說:
突然接到訴訟文件,讓我的創傷再度重現,原來受暴的經歷一直都在。在不知所措的時刻,我求助勵馨多歧中心,社工陪著我整理文件、收齊資料、梳理創傷的記憶,直到去法院遞狀都陪伴著我和我的伴侶。
當其他單位的社工質疑我,要我拿出受暴的證據時,多歧社工們為我站出來、始終相信我,從來沒有一絲懷疑;當創傷記憶再次侵襲時,他們在我們身邊,一起經歷風浪,不曾離開。
何其幸運,經歷風暴時有為我們著想的社工在身邊,在瀕臨崩潰時不至絕望,還能再次看見生命裡的光亮,還能記得自己的勇敢與身邊的人的溫暖。真的很謝謝勵馨多歧社工們的陪伴。
倖存者 施施 說:
打給社工求助的第一通電話,我哭了兩個多小時,把壓抑在內心的恐懼全宣洩出來。等情緒穩定後,我感覺 我不再是一個人,有人可以協助我處理,就算再害怕也會有人幫助我,讓我很安心。
性騷擾事件發生後我出現恐慌症狀,每一次發作時,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甚至有些人會認為我情緒控管有問題…….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找社工,他給我很大的力量,支撐我不會盪到谷底,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朝我伸出手,一路以來真的很謝謝社工的陪伴。
–
勵馨自2023年5至12月共服務性騷擾求助諮詢913案,服務量較前一年同期增加2-3倍,而其中隱藏黑數推估約有7-8倍。
隨著服務的開展、社工進場進行專業服務後,我們發現受害者幾乎都面臨一層又一層的傷害,創傷越深、身心狀況越形惡化。
然而經過專業的社工服務、法律諮詢及轉介諮商相關資源後,六成性騷擾受害者更清楚自身的法律權益、八成性騷擾受害者肯認自己的受傷,並開始重建具安全感的環境與關係,踏上復元之路!
面對性騷擾受害者的求助,勵馨可以為您提供以下服務與支持:
–
友善資源連結
社工會依受害者個別狀況進行專業評估,為受害者連結地方縣市政府、友善心理諮商、法律諮詢、醫療院所等資源,協助受害者踏上創傷復原之路。
性別敏感度
性別敏感度是尊重與理解每個人的性別差異的能力,包含不做假設、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氣質等,並考慮到不同性別群體的需求,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平等與支持。
創傷知情概念
創傷知情是指了解人們面臨一次或多次創傷事件,對個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有所不同。理解每個人經歷的創傷與困難,並學習辨認創傷壓力帶來的影響,有助於受害者創傷復原。
友善多元性別
多元性別者因身分認同在生命經驗中所遇見的困境,與異性戀者有許多差異,而因性別、身分、年齡、身心狀況等處境遭到多重歧視,使創傷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勵馨於2019年成立「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服務遭到多重歧視的性別暴力受害者。
長期耕耘性別暴力服務
勵馨基金會已成立超過 35 年,秉持服務與倡議同行,共創性別友善的社會。我們不斷努力支持性別暴力受害者,提供安全空間和專業協助,經過信任培養、心理支持和復原計畫,持續陪伴受害者走過困境。
全台遍佈據點提供服務
勵馨於 全台共有 15 個分所,提供電話諮詢與服務。我們深知各地都有獨特的需求與挑戰,各地分所的服務深入社區,與當地居民建立信任和合作的關係,為更多的人們提供專業協助。
蒲公英性創傷復原中心
勵馨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設立 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提供專業長期的諮商服務,透過系統合作,協助受害者重新發展面對心理創傷與社會適應的能力,從生存到生活、走向療癒之路。
什麼是 社工陪伴性騷擾受害者規劃復原計畫?
–
閱讀更多:
【勵馨觀點】
MeToo催生新版性平三法 3/8 日上路 修法後不可不知的10大要事
我被性騷擾了嗎?性騷擾該怎麼認定?面臨性騷擾 又該如何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