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性騷擾了怎麼辦?事情太突然我沒有任何證據,說出來別人會相信我嗎?
我會不會因此丟掉工作?別人會不會覺得是我小題大作?
但我開始失眠、做惡夢、不想上班,我該怎麼辦?」
勵馨基金會自2023年5月台灣#MeToo爆發後,至同年12月共服務相關求助諮詢913案,服務量是去年的2至3倍。勵馨基金會在服務過程中,聽到受害者的恐懼,看見受害者在過往求助經驗中一再受挫:起初是性騷擾帶來的「性創傷」,接著因身邊重要他人無法提供正向支持,反而檢討受害者而造成「關係創傷」,即使選擇報警或向公司等正規系統求援,也難以獲得協助,換來更嚴重的「系統性傷害」。而當創傷越來越深,受害者身心狀況越來越惡化,敘事更混亂,事實越難拼湊,走向復元的路也就越來越漫長了。
面對那些難以說出口的傷,性創傷受害者的心理通常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層次,一次次的自我及他人檢視都如同在傷疤上反覆劃刀,使得傷痕深化疼痛加劇。
他們可能會經歷以下幾個心理階段/傷害:
遭遇性騷擾事件後,心裡可能產生「感覺不舒服」、「是我的錯嗎?」、「是我太敏感了嗎?」等種種疑慮。
當嘗試忽視這些疑慮,卻無法忽略逐漸升高的不安全感,受害經歷不斷閃現,進而產生創傷反應:包括過度警覺、焦慮、睡不著覺等症狀的急性創傷反應。
當向親友訴說經歷遭到質疑:「你為何不說不?」、「是不是你穿著太清涼?」、「這件事很丟臉,你不要傳出去。」……即使鼓起勇氣向正式系統求助後卻被掩蓋,而從對環境不安全感升高到對人的不信任,受害者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產生了身心症的症狀。
因性騷擾、性暴力難以取證,在申訴或法律程序上常窒礙難行,使得不安全感升高到對體制的不信任,造成求助後的系統性傷害,身心症的症狀也就愈來愈嚴重。
勵馨基金會的專業服務團隊,了解求助者在來電前可能已經經歷許多自我懷疑,才鼓起勇氣打電話;也可能和親友求助後不被接受,甚至有些已經和其他單位求助過但被拒絕,才被轉介到勵馨求助。因此累積了種種緊張、焦慮和脆弱的情緒,所以從接到求助電話的開始,就是重建安全感的第一步。
我們會同理、支持與傾聽來建立對方的信任與安全感,確認求助者「現在」在可以安全說話的情況下來電。關心求助者的情緒,肯認他受傷的心情,以及看見自己的脆弱是重要的。用溫柔堅定的方式,讓求助者找回現實的安全感,學習關照自身的感受,表達覺察和照顧自己的身心情況。
同時也尊重求助者的敘事過程,聆聽後了解問題與需求,不妄下評論或批評,並從求助者的敘述中,評估事件適用的法律,依敘述給予初步指引,進一步做需求評估。在確認求助者的實際需求後,了解求助者想要得到的是法律資源、心理諮商資源、還是社工服務資源?最後依照求助者的需求,提供具性別友善的法律、心理諮商、會內外的社工服務及醫療等相關資源網絡資訊。
在性騷擾、性創傷事件的調查過程中,若未能在當下適當回應,受害者的創傷會因不被理解,而擴大為二次傷害,因此具備「創傷知情」的知能是相當重要的。勵馨致力於建立「以受害者為主體」的社工服務,肯認受害者的受傷情緒,協助受害者獲取友善資訊與資源,陪伴他們走過復元之路,降低性騷擾受害者的「系統性傷害」。
「社會的態度和系統的回應,會決定創傷最終的結果。如果社會和系統能給予正向的支持,性騷擾受害者的創傷就有趨緩的可能。」勵馨致力於性騷擾防治服務,期待透過專業友善的社工服務與持續的公眾教育與體制倡議,共同營造友善的社會環境。
2023年台灣性騷擾受害者挺身發聲,揭露性別與權勢的不平等問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勵馨社工提供專業的性騷擾求助與諮詢服務,讓六成受害者更了解自身法律權益;八成受害者肯認自己的受傷。勵馨基金會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一起讓性別平等與尊重成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