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25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Day),為「反性別暴力16日」(The 16 Days of Activism Against Gender-Based Violence)行動。在此期間,世界各地的倡議團體透過活動響應終止婦女和女孩的暴力行為,同時提醒世界各國都應該盡到「終止任何形式性別暴力」的責任。
「性別暴力」的根源來自結構性的性別不平等、脅迫性控制和權力失衡。性別暴力涉及多種樣態,包括身體、性、心理、經濟和情感虐待,除了常見的肢體暴力,言語和精神層面的暴力更為隱晦且常被忽視。
例如「高壓控管」便是一種普遍但不易察覺的精神暴力,受害者經常遭遇對方操控行為、限制自由,甚至自我價值被削弱,陷入無形的束縛之中。這種精神虐待在親密伴侶間發生尤為常見,且因行為方式隱密,受害者往往不自覺被控制而無法反抗。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23年的統計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過去性侵害的通報數字中,被害人高達8成是女性,行為人高達8成5是男性;而家庭暴力的通報數字中,被害人高達6成6是女性,行為人高達7成3是男性。近五年來我們也觀察到男性被害人有增加的趨勢,男性遭性侵接近2成,遭家暴從32%增至37%。而多元性別族群、少數族群因其性別氣質及身份,遭遇性別暴力的比例也不少,勵馨2019年針對多元性別族群進行的網路調查問卷,統計發現高達42%曾經遭受性別暴力。
勵馨基金會成立36年來,致力於服務受性剝削、性侵害、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者,服務對象包括女性及各類性別暴力受害者。除了提供實質的庇護與心理支持,也提供社工輔導、司法諮詢、醫療處遇、諮商療癒、網絡合作等各項專業服務,陪伴受害者走過危機風暴與創傷、在獲得安頓與穩定下,進一步走向自立與復元之路。
勵馨從服務中感受到當前的保護系統可能無法接住經歷性別、種族、族群、階級、性傾向等「多重歧視」的性別暴力受害者,因此在2019年設立「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服務遭到「多重歧視」的家暴、性侵害被害者及性別多元(LGBTQ+)群體,協助這些因身份背景而面臨多重歧視的受害者脫離暴力,恢復安全穩定的生活。
勵馨基金會不僅提供直接服務,也持續透過宣導和公眾教育,增進社會對性別暴力防治的認識,進而營造性別友善的社會氛圍。
2005年,勵馨引進終止性別暴力運動「V-Day」創始人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創作的劇本《陰道獨白》,並在公演十年後,以在地性平事件與法律為基石,結合勵馨重要的性別暴力防治服務,催生台灣本土版的陰道故事《拾蒂》。
《拾蒂》內容包含:催生《家庭暴力防治法》於1998年通過的「鄧如雯殺夫案」,該事件破除「法不入家門」的傳統觀念;也有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通過的「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還有1997年通過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等。這些真實案例在性別平權的推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勵馨藉由戲劇演出,呈現性別暴力的真實情境,不僅讓公眾認識性別暴力的存在與傷害,進而產生共感而能一起同行,參與終止性別暴力的行列。這部劇本呈現的不僅僅是表演,更是倖存者參與倡議的重要行動,不僅是宣導,更是推動社會改革,促使台灣社會更行友善的公眾倡議。
隨著台灣人口多元化與政策開放,至今已有超過75萬來自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等國的移工來台生活。勵馨秉持服務無國界的理念,自2010年起開展移工服務,並承辦「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提供外籍移工法律扶助諮詢、轉介保護安置等服務。
2011年起,勵馨陸續開辦女性移工安置服務、人口販運受害人陪同偵訊及外國籍婦幼安置服務,並訓練專業社工提供外籍受害者支援,讓他們在台灣社會中找到庇護和協助。此服務不僅僅提供緊急協助,更在於陪伴移住者穩定生活,開拓職涯發展的可能,建立一個友善包容的社會環境。
台灣在性別平權推動上有顯著進展。2019年,立法院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2021年發布的《性別不平等指數》報告中,台灣在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7。
2023年,勵馨受邀成為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亞洲區性別暴力防治與回應網絡」的15個創始成員之一,這一網絡的成立為亞洲各國提供了推動性別平等和反性別暴力工作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勵馨期望藉由這一國際合作平台,分享台灣在性別暴力防治上的經驗,並與亞洲國家共同推動區域內的性別平等,讓亞洲女性享有平等、自由與尊重的生活環境。
在2024年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前夕,聯合國婦女署公布數據:2023年全球有 超過8萬名女性和女童慘遭殺害,其中6成死於伴侶或家人的暴力對待,相當於每天有140位女性死於親人之手,每10分鐘有1人。
今年,勵馨透過「反性別暴力知能小調查」響應「反性別暴力16日」,藉由問卷形式向公眾推廣暴力識別及預防的知識,讓民眾瞭解不同形式的暴力及其防治資源,強化大眾對性別暴力的敏感度和防範意識。
一方面,提升民眾辨識各項性別暴力樣態的能力,當自身或親友遭受暴力侵害,或面臨受暴風險時,有能力因應;另一方面,也期許民眾更加了解受暴者可能面臨的處境,一起學習成為受暴者的「重要他人」。
我們分別在反性別暴力16日中,每天於勵馨臉書貼文中刊登一題問卷調查結果,從收集到的問卷填答發現:例如《跟騷法》,民眾大多知道有法可依,但對於跟蹤騷擾需要符合哪些要件、尤其是「性與性別相關」才屬於法規範圍,仍有認知落差。其次是《家暴法》,如今民眾已經知道家暴不只有肢體暴力、精神暴力或經濟控制,也在家暴的範圍中,但是對於《家暴法》2023年底修法後,「沒有同居的伴侶,也是保護對象」、「同性伴侶和姻親之間的家暴行為,也在保護範圍」這些細節,在理解上比較有提升的空間。
我們整理出問卷中較多填答者混淆的議題與你分享,邀你一同往下看,讓我們一題一題,一點一點反暴力!
談到兒少性侵害預防教育,你會想到哪些話?
以往我們常常提醒孩子「小心陌生人」,但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在0至6歲遭受性侵害的幼兒中,加害者超過8成是幼兒認識的人。占比又以「家庭成員」最高,「同學朋友鄰居」次之,接著是「學校或安親班老師」,第四位才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可見,正視兒少熟人性侵是多麼重要!
勵馨在性侵害防治研究與性創傷實務處遇中皆看見:兒童因年紀小、相關發展知能都在建構中,對於別人有心的冒犯行為,可能不會感到異狀,或不知該如何拒絕不喜歡的觸碰。因此,防治兒少遭受性侵害的根本方法,除了「社會安全網」的強化建置,更要儘早為孩子規劃完整適當的「預防教育」喔!
2023年全國家暴通報案件中,「親密關係暴力」超過6萬件,相當於每10分鐘就有一人受害。除了肉眼可見的毆打、虐待、肢體傷害以外,近年「看不見傷口」的精神暴力也逐漸增加。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規定,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的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行為,都屬於家庭暴力的範圍。
毆打、虐待、拉扯、抓咬等「肢體暴力」能夠明顯看出外傷;惡意阻止或排除家人外出工作的機會、用各種方式剝奪經濟資源等「經濟暴力」,會直接影響當事人的財務安全。相比之下,言語貶低、監控行動等看不見傷口的「精神暴力」較為隱微,有時連受害者也難以辨識施暴者的舉動是出於「愛」還是「權力控制」。
其實,以粗俗不堪的言語羞辱、不准受害者與親友往來、限制交友、監控受害者的行蹤、要求受害者不斷回報動態,不論施暴者的藉口是「為你好」或是「太愛你了」,都屬於精神暴力。
回收問卷後,我們發現還有一種暴力樣態易成「漏網之魚」——多元性別親密關係中的「威脅出櫃」與「強迫出櫃」!一些施暴者祭出威脅,若受害者不順從己意,就向受害者的家人親友、職場同事、街坊鄰里等公開其性取向。
「威脅出櫃」之所以能生效,是建立在社會對多元親密關係的不理解、不友善氛圍之下。勵馨期許社會大眾都能加強對親密關係暴力的認識,不僅可以預防自身遭受暴力,更能在周遭親友遇到危機時,成為陪伴、同理受害者的「重要他人」。
親密暴力的發生,並非都是刻板印象中的「男加害、女受害」,近年家暴事件男性通報受害人數逐年上升,2023年,全台有1萬5千名男性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相當於每4名受害者就有一名是男性。
勵馨觀察到,男性遭遇的暴力事件中,以「精神暴力」最常見,而男性相較於女性,較難體認到其所遭遇的言語侮辱、情緒勒索就是「精神暴力」。又因性別刻板印象中「男兒有淚不輕彈」等男子氣概、男性自尊而更難開口求助。有時即便開口,收到的回應卻是「男生要大方一點,先認錯吧」,等當事者求助專業,由社工接手,當事人早已長期陷於受暴處境,身心俱疲。
若你身邊也有男性親友遭受暴力,請肯定他的感受,鼓勵他盡可能將施暴過程錄音存證,即便傷勢看起來不嚴重,也可以陪伴他前往醫療院所接受醫師檢查。勵馨在2018年也育成台灣第一個以男性為主體的性別平等倡議組織「台灣男性協會」,協會亦設有0972-229-097受暴諮詢專線,為尋求幫助的男性提供專業服務。
小誠常常目睹家長爭吵、怒吼,甚至摔東西,他很害怕,晚上睡覺常做惡夢。不過,雖然家長間關係緊張,卻待他很溫柔,從未遷怒或打罵他。小誠的處境,算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嗎?
其實,小誠是「目睹兒少」的一員。目睹兒少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中,他們並非直接受到暴力攻擊,因此身上往往沒有傷痕,但長久下來,暴力情境一點一滴侵蝕了他們安全感,讓他們漸漸感覺生活失控。
在2015年《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時,已將目睹兒少列入家庭暴力防護的一環,而家暴保護令款項的禁止騷擾、遷出受害者住居所、遠離特定場所等命令,也都適用於目睹兒少。
勵馨在服務中看見,在家庭當中的無力與被忽視的情感衝擊,讓一些目睹兒展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理智模樣、常被大人認為是「成熟懂事」;也有孩子出現「行為問題」,試圖引起大人對自己的關注;有時,孩子在校園生活中也會出現創傷反應,因而難以被同學理解,影響人際關係。
勵馨期許大眾以創傷知情的眼光來與「目睹兒」相處,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創傷反應,為他們建立更堅實的社會防護網。雖然我們不是孩子的親人,但我們可以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支持、陪伴孩子走過一段不容易的時期、不容易的道路。
債主持續騷擾我的家人,適用《跟騷法》嗎?記者為了跑出獨家新聞,長期盯梢、尾隨受訪者,也是跟騷嗎?前任不滿分手,持續在匿名平台上散播我的流言,《跟騷法》可以幫助我嗎?
《跟蹤騷擾防治法》於2022年6月1日上路。基於「性或性別」相關意圖,而對特定對象反覆、持續施行跟騷,使當事人心生畏怖、影響生活,即有違法之虞。上述三個情境看似都有持續騷擾,但只有散播前任流言符合「性或性別」要件,有觸法之嫌。
勵馨在實務服務中也看見,一些跟騷事件因難以判斷是否與「性或性別」而可能有「無法適用」的漏洞。例如近日韓籍啦啦隊員在台灣遭到狗仔隊跟蹤騷擾,若跟蹤的目的是基於窺探名人隱私、賺取流量,是否有涉及「性與性別」,就存在很大的討論空間。《跟騷法》已實施兩年半,現在正是全面檢視的時機,勵馨呼籲政府對現行法規進行檢討與修正,以確保法律體系的健全,完善對受害者的保護。
性別權力關係的不平等,使得性別暴力仍然頻繁發生於社會生活中,無論在家庭、職場、校園還是網路空間,防止性別暴力的行動需要持續推動。當社會各界都了解性別暴力的嚴重性,並願意主動關心、介入,才能有效地減少性別暴力的發生。
性別暴力既是社會結構問題,也涉及個體對人權的認識和尊重,期待藉由「反性別暴力16日」的宣導效應,讓更多人關注性別暴力防治議題,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行動開始,共同創造一個性別平等、暴力零容忍的友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