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經由長時間的累積,廣泛存在於不同群體中,雖然強制性不如法律高,卻是人們最早接觸的社會規範,通常也伴隨著個體成長,代代相傳。在五花八門的習俗中,以婚喪儀式最為繁瑣複雜,相關規範無處不體現家庭裡的性別區隔。
《大年初一回娘家──習俗文化與性別教育》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女性在習俗上遭受性別不平等對待的生命經驗,由楊佳羚所撰寫的〈尋找一條回家的路〉中,以歷史上「服嫂喪」從無到有的改變為例,讓讀者看到傳統禮俗改變的可能,證明改變的機會是存在的。
性別主流化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舉例來說,國內禮儀師證照考試已逐漸融入性別平等的精神,在「喪禮服務」丙級技術士的試題中就出現了這道題目:
依性別平權的精神來看,若長女年紀大於長男,父母之喪禮主祭者。
(1)僅限次男擔任;
(2)僅限長男擔任;
(3)可由長女擔任;
(4)不得由長女擔任
值得注意的是,整份試題中,這類與性別相關且「顛覆傳統」的題目,都加上了「依性別平權的精神來看」這樣的字句,反映出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性別平權」對於老一輩的人而言,是個創新卻危險的想法,特別是在攸關生命的喪禮文化中,一不小心就會被貼上「不孝」的罪名。
但改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傳統性別框架的受害者不只女性,有許多被視為「一家之主」、「長子」、「長孫」的男性,為了迎合親友期待、為了扮演好理想的性別角色,悲痛之餘,還必須在喪禮流程中擔任舉足輕重的決策者,這樣的壓力也值得我們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