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由美國NGO「經濟困難報告計劃」所引介出版的Maid: Hard Work, Low Pay, and a Mother’s Will to Survive.(臺譯: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一個單親女傭的求生之路)一書,引發全美輿論探討,並使許多人注意到了生活貧困者在美國社會日常中所飽受污名化與惡意對待的問題。
此書係由一位曾深陷貧困的單親媽媽所撰寫的自傳故事──
原本出身自平凡中產家庭的史戴芬妮因非預期懷孕而決定獨力撫養女兒、暫緩就讀大學計畫。但在育兒過程中,她不僅受限於惡劣工作條件而落入貧窮處境,更在接受社會福利補助的同時,承受了大眾對於弱勢者的污名,例如:聽見雇主指責領取食物券的弱勢家庭,怎麼能「浪費錢」為子女精心打扮,或是被公務人員告知,她該為自己得到幫助感到幸運;超市裡的顧客則時不時窺探她的購物車裡放著哪些商品,且認為自己是繳稅供養窮人的施恩者、對史戴芬妮叫囂著「不用謝我了!」
史戴芬妮缺乏他人同理和關懷的處境,不禁使我們想起,在臺灣也有許多獨力養育兒女的未成年小媽媽,同樣面臨著極其相似的艱辛處境。
正如同史戴芬妮的經驗,若缺乏原生家庭支援,小媽媽得獨自肩負起經濟、照顧責任,然而受限於「三低」(低學歷、低技術、低薪資)困境,導致其能夠從事的多為工時彈性、薪資條件較低的工作,連帶影響家庭經濟更易落入貧困邊緣。最終,社會支持網絡及經濟資本的不足,更令其難以繼續升學,使得她們難以取得基礎學歷,沒有辦法爭取待遇更好的工作。
面對上述困境,不僅當前政府的短期津貼、一般性補助的支持效果有限,更由於多年來主流媒體的意識形態灌輸,使大眾多將未婚懷孕的小媽媽貼上「貪玩」、「不負責任」、「能力不足」……等負面標籤,認為其是做錯事且不夠努力的「壞孩子」,從而少有人願意友善對待這些小媽媽,例如:前往公家機構時受到承辦人員責難、於醫療機構就診時也有部分醫護人員會對其投以異樣眼光……。
最終,身心俱疲的小媽媽囿於社會壓力逐漸退縮,卻也因此漸漸地掉出社會安全網外、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基於從事青少女懷孕服務的見證,勵馨深刻明白:若無法翻轉污名想像,不但社會支持系統薄弱的問題難以有效改善,更無法徹底解決小媽媽的貧窮問題。事實上,不管任何一個年紀的人,選擇成為家長都是勇敢的決定,不應該被周遭社群標籤化對待。
我們應該要集結社會大眾的力量,跳脫既有的偏見框架,真正同理、尊重小媽媽們,並為她們爭取合理的生存空間(如訴求政府建立起涵蓋就學、就業、公共托育等要素的完整支持體系等),以協助其成為有效能的家長,才能從根本解決小媽媽的貧窮困境,不再讓史戴芬妮所經歷的挫折在臺灣社會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