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3)年初的韓劇「黑暗榮耀」倍受好評,描述女主角在學時被一群擁有財閥背景的同學無端霸凌,即便向師長求助也沒有好轉,甚至還遭師長羞辱與打罵,種種的傷害讓女主角「黑化」,展開縝密的復仇計畫。許多人分享說看完後心有戚戚焉,甚至過往遭受霸凌的回憶又再次浮現,可見這齣韓劇的核心「霸凌」──尤其是青少年霸凌,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我是一位服務青少年在面臨性侵害、性剝削及青少年非預期懷孕的社工,在青少年層出不窮的議題當中,我發現人際關係對青少年有相當高的影響:曾有位15歲的少女小馨(化名),當我們在學校談話時,她低落地趴在桌上說:「我有一個朋友把我這兩年累積的嘉獎集點卡用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但我不敢直接對他生氣,我只能說沒關係,因為我知道他不欠我這個朋友。」小馨擔心,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會引發與朋友的衝突,而讓自己陷入「沒有朋友」的情境,變成班上的孤立者。
另一個例子,小雯(化名)則是一位被班上孤立的人:因為學業成績不理想,同學以拉低全班成績平均值為由討厭小雯,由於無法跟同學建立友誼,小雯便開始結交校外年長自己多歲的友人,但卻又因此被貼上結交不良少年的標籤,認為她私生活不檢點。在多重的標籤與指責下,小雯逐漸拒絕上學,原因很簡單,她不想在下課的時候,同學聚集說笑著,自己卻只能獨自待在位子上,有時只能趴著,掩飾自己的失落與被排擠。
再後來,小雯開始用「因為上學很無聊」的原因離開校園,中輟生成為她又一個標籤;但離開校園,的確使小雯離開惡化的同儕關係與言語霸凌,換個角度想,她的離開,是否是為了自我保護、杜絕再受暴的防衛機制?
還有月月(化名),雖然外表較為早熟,其實她只有14歲,與姑姑住在出租套房。姑姑忙於工作,很多時候都是月月獨自一人待在家中,因此她開始沉迷線上交友,常與網友掛線聊天,陪她一起走路回家、吃飯等。後來,網友開始要求月月視訊、又逐漸變成裸聊,單純的月月因此被網友截圖,並散播在網路間,之後便是各種私訊排山倒海而來:「看不出來你身材那麼好!」、「你很開放耶,要跟我聊18限嗎?」、「感覺你就像個渣女!」。面對私密影像遭外傳、以及各種譏笑、甚至是惡意批評,月月極為難受,即便私密照被下架,但她仍擔心圖片是否被陌生人存檔,會不會某一天又散播出去…….
社會環境的思維、來自群體的言語、各種關係的牽動,都可能是構成霸凌的因子,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開始延伸許多來自網路霸凌的議題,根據《2020年台灣學生網路霸凌現況調查》統計平均每三位兒少就有一位曾在網路中遭霸凌;青少年喜歡上網在所難免,但他們是否擁有完善的辨識與防護能力呢?
其實不只青少年,即便身為成人,是否就能正面、正向面對所謂的關係霸凌、言語霸凌的場域?「霸凌」可能發生在各個群體與環境,在職場、校園、網路、甚至在家庭、家族當中,各種關係都有可能出現霸凌行為,你曾經想過自己是否能在群體中「做自己」嗎?又或者,你是否因害怕、或甚至已經遭受霸凌,卻選擇隱忍?
以我自己的成長過程為例,我生長在三代同堂的家族,左鄰右舍都是親戚,而在那個性別意識不足,重男輕女的時代,我的父母連續生育三胎女兒,便承受了許多調侃;甚至在第二位妹妹出生時,還曾傳出:「他們家以後開『女人間』就不用另外請人了。」這種非常不禮貌的「玩笑話」。
不論有心還是無意,這些看似玩笑的談話內容其實都嚴重影響我的父母,迎接新生兒本該是喜悅的,他們卻是難過與失落;同時,他們也更下定決心,決不讓自己因生女兒被看扁,而這種心情當然也影響了他們對孩子的態度與教育。想想看,一名親友的一句話,卻影響兩代人快30年的時間,可見所有的成見、歧視,都是霸凌他人的種子。
想想你過去的生命經驗,你是否曾經遭受過霸凌呢?是否曾經與他人互動時有不舒服的經驗?若真遭霸凌,又須花多久的時間療傷呢?回想的同時,請別忘了拍拍自己,我們都挺過來了!即使有這些不舒服的經歷、即使那麼不容易,但我們仍舊走到現在了,也因此,我們能理解被霸凌的痛,更能有同理心,能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成為傷害他人的人。
「預防霸凌」絕非只是口號,而是從尊重與同理做起;比方說教導孩子建立身體與心理的界限時,其實就已在培養他尊重彼此的能力。而我們自身也可以培養自覺,覺察自己與他人互動時是否感到不舒服、或辨識他人不舒服的感受。學會覺察後,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練習拒絕,別懷疑!說「不」是需要練習的!筆者由衷希望,這個社會能多點同理與善意,讓各種形式的霸凌都能減少,而那些曾因霸凌受傷的人,能夠慢慢撫平傷痕,重展平靜自在的笑顏。
原文轉貼至本會同工投稿「想想論壇」:關於霸凌,我們都還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