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

從「提防陌生人」到「提升兒童身體自主權」,為擔心幼兒性教育的家長與老師解惑

撰文/劉思伶(公民對話處 倡議組 專員)
轉載/獨立評論

勵馨基金會以服務性別暴力受害者為主要使命。在30多年的實務經驗中,我們逐漸瞭解:單純提供受害人的協助雖然重要,卻只是治標,想要徹底終止暴力,一定得翻轉社會的性別文化。因此自2012年起,勵馨積極投入預防性的教育工作。

隨著預防工作的累積,勵馨在兒少性侵害防治的觀點上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教導兒童自我保護,轉向培養成人成為守護兒童的重要他人;未來期待推動性議題成為親子關係的日常對話。2022年勵馨製作貼近兒童需求的《小星與空空鳥》教材,強調兒童有主張自己身體的權利,讓兒童擁有身體自主權被看重的經驗,才有機會維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身體界限。

「我買了很多書,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談……」

台劇《俗女養成記》的劇情中,有段家長教導小嘉玲遇到壞人時要如何自保的環節,反映了過去的預防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心陌生人」和「自我保護」的觀點上。然而現實世界的兒童性侵害案件多為是熟人所為,而且在遇到威脅時,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能出現身體僵硬無法移動的狀態,難以迅速作出反應。

2018年,勵馨與兒童繪本作家幸佳慧老師合作的《蝴蝶朵朵》募資案,成為轉變教育觀念與現實世界落差的契機。這次合作不僅大大增加翻轉社會對性侵害迷思的機會,還加速推動針對熟人性侵害的防治工作。在教育宣導的現場,我們看見更多年輕的面孔,大多數的學員是新手家長;這讓我們瞭解到相關的迷思有機會得到澄清,現今的家長願意付出更多心力關注兒童性侵害議題。

當我們為此欣喜時,我們也陸續收到家長的顧慮。我們常在不同的場次聽到家長說,「我買了很多書,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談,我覺得這些事情太殘忍了!」每位家長的擔憂雖不全然相同,但普遍圍繞在不知該在何時、何地、以及用何種方式向孩子傳達這些訊息、害怕傳遞熟人也會帶來侵害的資訊會對兒童造成負面影響,並且對於性話題抱有焦慮。

「兒童保護有需要教那麼細嗎?」

然而,有這些擔憂和對「性」感到焦慮的不只是家長們,也包含部分的幼教老師,還有勵馨的助人工作者們。原因無他:在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中未曾有過性相關的教育,無論是在學校、家庭或是專業訓練裡。

例如,幼教老師原本的師資訓練中並未包含任何性別暴力防治的課程。直到2022年教育部才修正了《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明確規定教保服務人員任職後,每2年應接受至少3小時的性別平等及勞動權益相關課程;而政策訂定後,實務面的落實才正要開始。

勵馨雖長期服務性別暴力被害人,但對於兒童的性相關概念較少有系統性的琢磨。當內部在討論如何運用繪本教導兒童識別性侵害,繪本中寫實的性侵害插圖成為難關,有夥伴提出「兒童保護有需要教那麼細嗎?這些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知道了啊!」這也凸顯了在談性侵害時,我們僅關注暴力,告訴兒童隱私部位是重要部位、不能隨意觸碰;但對於「陰莖」、「陰部」、「性」卻是迴避或失語的,沒有討論身體器官與性知識和性行為的關係。這背後無疑反應社會文化對性的忌諱,亦是勵馨推展兒少性侵害防治的潛在挑戰。

為了迎接難題,所以我們持續學習、不斷調整及展開對話,期待能逐步解開文化枷鎖的束縛。為了降低性話題的禁忌感,《小星與空空鳥》兒童身體自主權宣導計畫中特別設計了身體雷達圖,我們期望能夠讓孩子明白,陰部、陰莖與眼睛、手或其他身體部位一樣,都是身體自然構成的部分,應該被視為有教導的正當性且值得尊重的元素。這種認知的建立有助於拆解社會對性的刻板印象,同步建立尊重和互相理解的氛圍,讓性不再隱晦,且使人能夠更自主地維護彼此的身體界限。

身體雷達圖1

身體雷達圖2

 

「我是爸爸,我想幫女兒洗澡可以嗎?」

在拆解對性的刻板印象過程中,我們發現參與宣導講座不再只有女性家長,也有越來越多男性家長參與。家長們陸續提問:「爸爸適合幫女兒洗澡嗎?」「爸爸想知道,可以幫女兒洗澡到幾歲才是比較好的?」「孩子看到大人的器官會不會不合適?因為爸爸和女兒會一起洗澡」等。然而,這些題目都圍繞在爸爸與女兒身上,對於爸爸與兒子、媽媽與兒子、媽媽與女兒的洗澡互動被認為稀鬆平常。

實際上,家長協助孩子洗澡是基於「照顧」及「教育」的需求,因為兒童處在需要被照顧及學習如何洗乾淨身體的階段。因此,無論孩子的年齡及性別如何,家長都有履行照顧和教育的義務,協助孩子成長。

在這過程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在教養中實踐聆聽和尊重孩子的意願。當孩子表達想自己洗澡時,應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或家長希望自己單獨洗澡時,孩子需瞭解家長的感受並練習獨自洗澡。透過日常相互尊重的累積,我們也在營造友善溝通的氛圍,讓孩子明白不論對方的性別、年齡、輩分及關係都應以尊重、理解和友愛的態度相待,才是共好的人際關係。

現今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男性參與養育任務,是件令人非常欣喜的事,卻因為性別互動的關係讓家長夾帶著焦慮;這使我們更加了解,緩解對性的焦慮後,仍然需要處理「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特別是性別暴力樣態中多聚焦在男加害、女被害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從古至今,社會對女性和男性的身體有著不同的期待和評價。然而,我們希望向孩子們傳遞的是:男性的身體和女性一樣被看重,男性同樣可能遭受侵害,也會有尋求協助的必要性。這不僅協助兒童建立平等的身體自主權觀念,也進一步促使社會不再因性別刻板印象而忽略任何需要幫助的聲音。

 

他的身體、他的權利,讓我們一起還給他

過往,在性別暴力的防治上多以教導自我保護為出發,而「保護」所帶出的意涵往往是禁止嘗試陌生的事物,這有可能間接地削弱人們遇到危險時的判斷力及行動力。我們期許防治工作不只是傳遞不好、嚴肅的侵犯概念,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身體自主權被看重的經驗,能夠自在表達自己的聲音且得到友善的回應。

因此在兒少性侵害防治中,每位大人都是極為重要的角色;透過在日常教養中看重孩子的身體自主權,聆聽他們的聲音,得以啟發孩子們對自身權益的認識而培養出更具堅定、獨立思考的個體。唯有透過大人的參與,世代才能夠翻轉性別暴力的迷思,降低性禁忌感與性別刻板印象,為未來打造更加安全、開放且充滿愛與理解的互動關係。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