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第二任內閣中,女性首長比例竟再創新低,這種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結果,令人感到失望與遺憾外,也不禁令人擔憂:如此差異懸殊的內閣首長組成,究竟能否體察到不同性別身分者的社會處境,推動真正具有性別意識的公共政策?
事實上,同樣問題也出現在2016年蔡政府第一任任期時,婦女團體曾為此聯合「翻桌」抗議,輿論也充斥著批評聲音。對此,當時行政院回應「內閣成員的組成沒有特別性別考量,完全是選用有能力者。」然而這樣的理由,難道代表女性能力不好嗎?其實結構性歧視才是主因。
根據我國主計處近五年(2015-2019年)的統計成果,當前不同性別的勞動參與率在29歲以前尚無太大差距,可是在30歲以上的女性勞動參與趨勢卻持續下滑,甚至在55歲以上跌破5成,同一年齡階段的男性,卻仍然有7成以上的人還在工作崗位上。從這項結果可以明確看出:無論任何緣由,女性被社會有意識的排除於職場,就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當前內閣部會首長的性別比例失衡,並不代表女性政務人員的工作能力不佳,更有可能是在選才階段,就因為性別偏見不被重用,或是因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待,使她們必須優先照顧家庭、或擔心自己無法承擔重任,而婉拒或放棄升遷。
我們之所以重視內閣部會首長的性別比例平衡,
是由於看見了當前政務官性別比例失衡現象背後所蘊含的「結構性歧視」議題,
絕非單純為了追求帳面上的「性別平等」而已。
在勵馨的服務經驗中,我們見到許多女性因既有社會框架下的性別偏見、歧視而無法自由發展自我,更因著性別權力不對等的困境,而遭遇到性暴力的傷害。她們的痛苦,不只源自於暴力受創的經驗,更源自於整體父權社會長期以來的壓迫與排除,使女性的弱勢處境難以被他人同理,更難以獲得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關照。
誠然,具有特定性別身分不代表一定就有性別意識,
但基於實務現場的照見,更使我們懷疑:
性別比例如此懸殊的行政首長團隊,是否真的能夠在公共政策的推動過程中,
妥善的考量到不同性別身分的社會經驗?
我們會如此的失望,無非是當初希冀政府能作為台灣民主社會的領頭羊,以行動突破現有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更何況民主進步黨早在2012年總統大選的性別政策白皮書中就將「促進各級政府首長、部門主管及民意代表等公職與委員會委員的任一性別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明列為具體政策目標之一,而蔡總統也在2016年時,承諾要更積極落實性別主流化,這些宣言都在在顯示,執政者其實完全理解當前問題的沉痾所在,並且能夠認知到對於性別比例的保障,是推動性別平等的一項必要手段。
保障性別比例平衡所彰顯的,是對於多元民主社會的理想追求,期盼蔡政府團隊能夠正視內閣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問題,積極採取相關補救措施:
1. 政策納入性別觀點,確保施政時能兼顧各種性別的需求。
2. 以實際措施鬆動性別角色期待,提高友善職場環境,培力與留任女性人才。
透過階段性努力,讓每一個差異個體的身分經驗都能被納入考量,不會因結構性因素而被排除,使台灣真正成為注重多元性別與性別友善的國家!
參考資料:
行政院主計總處─性別統計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