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化名)的父母離婚後,由於雙方互動不佳,便帶著藍藍尋求勵馨基金會的家事商談服務;服務進行好一陣子後,藍藍有天突然開口詢問社工:「社工阿姨,你可以幫我問爸爸想不想來參加我的慶生會嗎?」
社工鼓勵他,最近跟爸爸關係很好,可以試著自己開口邀請爸爸,但藍藍欲言又止、落寞地回應:「還是不要邀請爸爸好了,因為媽媽一定不會歡迎爸爸來參加我的慶生會。」
藍藍的情況並不少見。另一個來到勵馨接受家事商談服務的孩子小沁(化名),常常在跟社工討論會面計畫時,會流露出擔心的神情,在社工溫柔的引導下,他漸漸說出自己的擔憂:有時候,他會想跟媽媽出去玩,但又怕爸爸可能會誤會、覺得自己比較喜歡媽媽而傷心。
「那阿姨陪你去跟爸爸說說看好嗎?」社工鼓勵小沁,勇敢將自己的感受跟意願表達給爸爸知道,但小沁沉默了好一陣子後,仍選擇不說,因為,他不希望讓爸爸心情不好,體貼的小沁,甚至還請社工不要讓爸爸知道他的擔心。
上述這些對話,很常在法院家事服務中心執行監督會面的服務時出現,每當看到孩子們常因顧慮家長,選擇隱藏或犧牲自己與另一方家長的親情維繫權利,甚或是自己的思念,這些孩子展現出超齡的貼心,卻也讓人更心疼。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們隱藏、壓抑自己的感受,因此,家長必須理性面對孩子的意願,平靜地讓孩子知道,他們不需要把自己的需求或感覺當成祕密,可以放心說出來,雙方也應以孩子的感受為優先來進行親職合作。我們誠摯希望,有一天,孩子們可以不再懷抱著自己的「小祕密」,可以放心享有雙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