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宜蘭家庭暴力防治月活動,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在BiG18紅磚屋舉辦「美味關係生活展」。不同以往「只談暴力」的沉重調性,展覽從「關係」談起,透過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以及五味交織的複合滋味,象徵親密關係中的各種情感。
展覽引領觀眾先從感受出發,在「關係冰果室」,與伴侶尋找最貼合彼此的美味刨冰。展覽後段,進一步爬梳受暴婦女的生命故事,同理她們的苦澀滋味,從個人發揮影響力,有機會成為受暴婦女的重要他人。
「你最喜歡什麼味道?它會引發你什麼感受?」
走進展場會看到代表五味的「味感小包」,有檸檬片、冰糖、抹茶、辣椒、鹽,各自代表酸甜苦辣鹹,觀眾可以隨心選擇代表自己當下感受的味道,這就像每次與服務對象會談,總會在一開始問問婦女今天的心情,也是讓觀眾進入展覽的小暖身。
有些觀眾會陷入選擇障礙,先挑了檸檬片,又拿起冰糖包,好像兩種味道都想要。其實我們想說,味道就跟感受一樣主觀,像光譜般隨時變化,往往和當下情境、遇到的人或聯想的事互相影響。
接著進入「味感關係」展區,用五種味道象徵親密關係中的各種情感狀態,像是暗戀或吃醋時的酸、熱戀的甜、分手或磨合的苦,每種感覺都是獨一無二,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需外人評價,只有在關係中的兩個人能定義。而每段情感在每個人心中,不一定只有一種味道,或許是酸辣二種、或三種味道交織而成的混合滋味。
觀眾仔細咀嚼展板文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感受當下的感情,或者跟身旁的伴侶核對味道的感覺。有觀眾說:「從前面味感小包開始,第一次體驗當下的心情很酷、很有趣!」也有觀眾回饋:「親密關係是一個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被主動發現或討論的議題,這個展覽讓我能有深刻的認識。」多數民眾覺得「用五味來探討感情很新鮮」、「原來不同的親密關係有不同的滋味」。
展覽的亮點—「關係冰果室」。現場展示桌擺滿了酸甜苦辣鹹各種味道的刨冰配料,觀眾可就現階段親密關係或期望的愛情,挑選代表自己感情狀態的配料,或與伴侶一起調配屬於彼此的關係刨冰。
刨冰配料與在地品牌「囍感生活」、「小島日和」、「納涼Suzumu」共同企劃,有代表苦味的仙草、綠茶凍,酸溜溜的百香果凍、甜滋滋的泰奶醬、或者是代表思念的紅豆泥,以及各種風味的水果果乾,當然也有一些平常意想不到的隱藏配料,像是會在嘴裡炸開的跳跳糖、代表粉紅泡泡的棉花糖、吃了很嗆卻停不下來的山葵。
挑選配料前,我們請觀眾先為愛情卜卦,抽出屬於自己的「味感詩籤」,詩籤以食材當主角,帶出愛情滋味、註解和指引。
現場觀眾也有不同反應,有些情侶抽了詩籤相視而笑,有些各自解讀展開激烈討論。有位太太抽到象徵苦味的龜苓膏,詩籤上寫著「#難以言喻的苦澀 #你的好需要真正懂你的人珍惜」,立刻呼喚在展覽另一頭的先生說:「這應該是給你看的吧!」也有民眾表示這個籤詩很適合帶回去給伴侶體驗,藉此瞭解對方對感情的想法。
看到民眾現場的互動,我們樂見其成,這些經心安排,都是伴侶在日常生活中比較難「刻意」經營或交流的體驗。
「關係冰果室」快閃的這三天,刨冰機發出的「剉剉聲」從沒停過,配料桌也被人群淹沒。
民眾都表示用味道串連愛情實在太有趣了,有些人第一天吃到冰,第二天又呼朋引伴一起來品嚐。也有民眾回饋:「看了酸甜苦辣鹹的描述,口中也變化著不同的味道,刨冰正如關係,混雜著各種味道」、「人生種種滋味,也都不難吃,難吃的感覺在於人」。
有個小弟弟得意地跟我們分享吃冰體驗,第一次先吃平常就喜歡的料;第二次嘗試沒有吃過、不知道會不會喜歡的味道;在吃過一輪配料後,綜合所有味道的感覺和記憶,特調一碗自己的獨特組合,在這個過程才發現加上剝皮辣椒比想像中好吃!小弟弟的吃冰哲學,不就是每個人在愛情中嘗試、調整、練習、再嘗試的探索過程嗎?
展覽的第二大區,訴說勵馨服務對象的生命故事,帶出她們心裡的五味雜陳和苦痛,也點出我們這幾年從服務中觀察到的非典型暴力:精神暴力、跟騷監控議題、寵物議題、高齡者親密暴力,期待民眾能理解婦女在親密關係暴力裡的為難、焦慮、恐懼、無助感、失去自我價值等心境。
根據今年勵馨宜蘭分事務所的服務統計,受暴個案精神暴力佔比高達41%,跟蹤騷擾比去年,從7%提升至11%,而高齡婦女遭受暴力,近三年比例也從5.45%提升至7.91%,顯示這些非典型暴力,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相較於衛福部近年將資源投注在精神暴力議題,我們希望除了精神暴力漸漸被大眾熟知,透過展覽可以讓更多人關心其他暴力型態。
高齡者的受暴混合多種因素,如:照顧者負荷、疑似失智症、財產問題等,與實務上服務一般受暴婦女對象更具差異性。面臨這複雜議題,照顧者負荷極大壓力,社工需以家庭為中心觀點進行評估及處遇,因受暴對象不僅僅來自婦女,也會有家庭其他成員(子女),處遇面向會拓展至案家整體,不但要降低照顧者的壓力,穩定案主身心狀態,同時,也會因著家庭的變化性,連結適合的資源。
而展覽中最受到民眾關注的就是寵物議題了,多數人反應這是首次聽到毛孩是伴侶衝突裡的被遷怒或發洩的對象,或者成為婦女離開時的威脅工具。尤其是有養毛孩的民眾對於寵物特別有感,得知原來毛孩會被當成關係中的籌碼時,感到非常不捨,也特別詢問社工,遇到這類情形,會如何幫助婦女和毛孩,自己還可以幫上什麼忙。
也有來自新加坡的觀光客來宜蘭玩、剛好逛到展覽,他自己觀察新加坡的社會福利把比較多關注和資源放在兒少議題,社會上比較少聽到親密關係暴力的討論,沒想到看到台灣在受暴婦女議題上還可談這麼多面向,性平走得很前面。
而且在新加坡,大家對動物保護沒有那麼重視,一來是收容所的居住品質不好,二來是新加坡地狹人稠,居住空間不適合養寵物,流浪貓犬很難不遭到撲殺命運,更遑論整體社會氛圍能進一步討論寵物成為親密關係暴力一環的傷害。
最後的展區「關鍵配方」,呈現婦女接受服務後的心路歷程和轉變,並鼓勵每個人都可以用一些方法,成為受暴婦女的重要他人,陪伴她們離開暴力、修復傷害。
觀眾也在留言區寫下:「你可以更好」、「看了受暴婦女經歷的苦,很想陪伴她們度過,給點甜」、「回到愛裡,沒有懼怕」、「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等暖心的話語。
有民眾告訴社工,藉由展覽訴說婦女的傷痛,不但讓人同理,也可以給受暴者力量,知道有人接住他,能夠放心求助和說出口。
我們在宜蘭辦展已邁入第二年,展覽主題雖然聚焦親密關係暴力,但本質上談的還是人與人的情感連結,在展場看到情侶、密友、親子或家人看見議題後,能有觸動和討論、再展開親密對話,而留言區裡,看著家長引導著孩子一起討論、寫下留言,或許這就是看展最棒的收穫,也是最值得紀錄的美好時刻。
同時我們也收穫不同背景、世代的想法,讓性別議題不僅在同溫層深耕,也能擴散到不同觀點的族群。衷心期待,每個人透過展覽,在經歷一連串沉澱和反思後獲得能量,未來有機會能為受暴婦女撐出支持空間,真正發揮個人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