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

【議題觀察】從籠中之鳥到飛鳥

在青少年時期,因為對於自我統整的需求、同時面臨角色混淆的危機,常常會在各式關係裡面進行碰撞,在家人、手足、同儕、伴侶等關係裡的互動發展,定位自己是誰及想要的是什麼,逐漸形塑出青少年的模樣。在學習、摸索的過程中,兒少尤其看重最初能情感依賴的親子關係,和之後能情感轉移的親密關係。

 

然而這些關係往往也可能成為另一種失落、排斥。

 

她害怕家庭,卻又渴望被愛……

小櫻自小便因爸爸為中度身心障礙人士長年失業,加上媽媽有憂鬱症和躁鬱症無力撫養,被轉交由爺爺奶奶照顧,也時常被叮囑不要成為像爸媽一樣沒出息的人。小櫻說,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非常嚴厲,總以成績為要求導向,常告訴她:

 

「你這麼笨,回去找你爸媽算了!」

「如果沒把你接過來,你看你會不會被你爸打死,還不知道要上進、珍惜。」

「看誰還會對你這麼好,不然你早就睡路邊了。」

 

因此小櫻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孩,隨時都可以被丟棄,也覺得人生總是被掌控著、為了長輩的期待而非自己意願的活著,讓她對於家庭一直是害怕的、想逃避的,卻又渴望被愛的。被掩飾好的傷口環抱著的同時,仍試圖尋求著一點薄弱的聯繫。

 

親職教育輔導,修復與重建親子關係

透過親職教育輔導,會發現部分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或甚至存在權控議題。每個期望背後都是一種需求,營造理想孩子的樣貌,只是為了在混亂或無力的生活中,重獲一些控制權。

 

然而「真正的」孩子會非常不同。當孩子面臨尚未脫離家長的羽翼,可是又已經發展出自我意識的時刻,這時的兒少作為一個能動者,在乎家長卻不一定能完全回應他們的期盼,在一正一負能量的消長中,如果過度傾斜,容易使得兒少另尋出口或隱藏自己。

 

不過關係能夠修復與重建,社工們注意到只要弱勢孩子的主要或其他照顧者能給予足夠的支持,往往就能讓孩子原本的行為有大幅度的改變。

 

透過對於溝通或問題的重新詮釋,阻礙能化為支持;另一方面,在青少年還不太穩固的自主性階段,試圖陪伴孩子辨別情緒以及挑戰他的信念,一步步思考了解到要不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是建立在自己的選擇和自願性上。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長年與青少年工作的社工督導說:「因為環境的安全、關係的穩定,還有孩子不擔心這裡的每一個人如何評價她,被好好善待後而能冒險。每一個友善的保護因子都能成就那麼一點繼續前進的希望與力量。而在這樣的過程裡,我們都宛如泰戈爾詩集《Stray Birds》裡的樹根,『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只願每一個孩子都能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