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你怎麼可以這麼不聽話?」
「我怕你兒子又在這裡鬧事!你們還是回家吧~」
以上是嘉嘉媽媽每天都聽到的對白,沉重的壓力把嘉嘉媽媽壓得喘不過氣,好像怎麼做都不對。作為一個受暴婦女,作為一個目睹兒少的媽媽,嘉嘉媽媽每天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媽媽哭著向社工分享:「我真的不知道可以怎麼辦,回想起嘉嘉小時候,明明就是個活潑開朗的小朋友;但在目睹爸爸家暴後,整個性情大變,行為變得完全不受控制。」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本文簡稱目睹兒少),是指兒童及少年雖然未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但卻直接或間接目睹了家庭暴力的狀況。很多人說,小孩就是一塊吸水海綿,泡在什麼顏色的水裡成長,長大就會變成什麼顏色。同樣的,小孩在暴力環境中成長,自然暴力就成為他們的日常,認為暴力是個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的吸收與感受都不一樣;有些人認為目睹就是大人的事;有些人認為目睹是像天要塌下來的嚴重。但我們相信,不管今天發生什麼事,不管正在經歷什麼,不管做了什麼事,你,還是一樣有價值,一樣是個值得被愛的人,而目睹社工,就是協助小朋友看見自己美麗的媒介。
不幸的,過去的目睹經歷侵入了嘉嘉的腦袋,爸爸打媽媽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這可怕的經歷每天都像隻怪獸一樣騷擾著嘉嘉,最後,嘉嘉再也忍受不了,在學校生氣時狠狠打了同學一巴掌。
「你可以乖一點嗎?」、「你為什麼又鬧事?」、「你再不聽話我要打你囉!」這些對話好像漸漸成為了嘉嘉與媽媽的日常。會談中,社工努力與嘉嘉建立關係,過程中嘉嘉用壞了好多玩具,把玩具房的玩具用得亂七八糟,嘉嘉問社工: 「為什麼你都不會罵我? 」社工回答說: 「因為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嘉嘉紅著眼眶,沒有再說一句話。
在創傷知情的概念下,攻擊、逃跑、凍結都是身體在面對威脅與危險時所產生的反應,不管進入哪種模式,目的都是求生存。也就是說很多創傷兒童雖然有攻擊行為,但其實攻擊對創傷兒童而言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當中並沒有任何情緒;作為一個目睹社工,給予陪伴,給予支持,給予時間,給予機會,我想這樣就夠了。
~敬邀一起 守護屏東目睹家暴兒~
劃撥戶名:勵馨基金會 劃撥帳號:5021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