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小珮(化名),與先生共度了48個吵鬧風風雨雨的歲月,終於在近期離開這座深不見底的牢籠!
在傳統性別規範深植的80年代,身為妻子的小珮肩負著操持家務、養育孩子、奉養公婆的重擔,而先生常常不回家、流連在外,沉迷賭博。甚至小珮在懷孕破水時,都不知道先生在哪裡「漂撇」(台),只能請鄰居陪同去醫院。
先生每隔一段時間回家,從未關心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只管跟小珮要錢,當小珮婉拒時,就會惹來一陣辱罵和拳腳伺候,甚至冷笑說:「我是你的先生,拿你的錢是天經地義。」
身上揹著「賢內助」、「忍讓美德」的傳統價值觀,小珮即使心裡百孔千瘡、苦不堪言,擔心淪為鄰里笑話,也只能咬牙隱忍,壓抑自己真實感受,告訴自己,孩子還小,忍忍就過了,將希望寄託在孩子長大後,就可以自由,因此,也從未向警方求助。
等到孩子成年後,小珮鼓起勇氣提離婚,卻發現先生只在意「錢」,也不願意離婚,兩個人就這樣僵持著。因先生過往的揮霍,早已破產,所有債務都落在小珮身上。小珮靠著自己的力量,從經營小吃攤開始,一點一滴幫先生還債,最後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快炒店。因為有了快炒店,暫時擁有穩定的物質基礎,不識字又不懂法律的小珮,反而擔心會因為離婚,失去自己僅有的快炒店,便不敢再向先生提離婚。
直到,小珮先生將貪念伸向他們心智障礙的孩子,意圖奪取小珮為孩子準備終老的房子,她再也忍不住出面阻止,卻再度遭到先生嘲諷、辱罵與拳腳相向。忍無可忍的小珮,終於決定報警。
我們陪伴小珮,傾聽她在婚姻中的委屈與複雜情感,逐步引導、討論自身的需求與期待,包括對關係離合。而這個練習對長年在婚姻中期許自己成為好太太、犧牲自己、對事事忍讓的小珮並不容易。
小珮內心充滿矛盾,雖然對先生數十年的暴力對待,感到憤怒與失望,但真正談到「離婚」話題時,卻遲遲無法割捨。
「氣歸氣,真的要走到那一步嗎?」
即使最後需要分開,小珮也希望兩個人彼此好好講開。
之後,小珮曾嘗試好幾次與先生溝通,總是說沒兩三句,先生就開始暴跳如雷,要跟先生「好好說」並不容易。這也讓小珮自己更加確信,這段婚姻只會帶來更多傷害與負面影響,於是決定讓兩人「分開」正式走上法律途徑。
我們協助小珮了解自身權益,拆解對離婚的迷思,並協助聲請保護令,安排法律諮詢。在法律程序中,因小珮不識字,我們充當她的眼睛與耳朵,確保她能清楚理解每個環節。
提出離婚訴訟申請後,小珮似乎感覺自己睡得比以往安穩。
離婚調解當日,小珮終於能勇敢地看著對方好好講出婚姻中的種種委屈與不堪,表達自己對於婚姻的期待,提出分開後對於生活、財產保障等等規劃,期待與對方能有共識。而先生這次終於平心靜氣,認真聽小珮說話,不再大吵大鬧。在調解員與社工的協助下,兩方達成共識,小珮終於結束這段被壓抑與控制的婚姻。
走出家事法庭的那一刻,小珮眼眶含淚,緊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我以為我這輩子都擺脫不了他!如今,我的配偶欄終於沒有他的名字,我終於可以過我自己的生活了!」
我們在服務過程中看見的,不僅只是一段女性成功脫離有毒關係、暴力環境的勵志故事,而是這群年長女性有機會掙脫來自傳統性別價值觀難以鬆動的枷鎖,重新寫下屬於自己的性別角色樣貌。
身為社工,每一次見證生命的轉折,都讓我明白,這份陪伴的意義有多麼深刻而動人。不論是提供專業支持,或點燃婦女重生希望的火花,也希望她們帶這段過程、有著我們陪伴的養分,繼續探索未來的人生,不管年齡為何,人生都可以重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