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

【社工馨語】看見青少年就業服務工作中的細膩與層次

撰文/黃玟瑜(社工諮商處 專員)

勵馨自2009年開始推展「青少年就業服務方案」,而我們透過10 年的實務工作累積許多經驗與觀察。

 

「青少年就業服務」不僅僅只是提供青少年就業機會或找到工作,是從青少年本身的各種培力預備,到準備要進入職場的友善環境、資源、周邊的系統配合等,如何從培力走到自立,讓青少年有能力過想要的生活。

 

透過「投資」觀點,強調人的能力,我們相信每個青少年都能成為有生產力的公民。也基於這樣的理念,勵馨的就業服務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開展。

 

由外向內的一級預防實踐

 

過往常見的社工服務流程為:評估服務對象是否有接受服務的需求,如確定需要服務介入,後續才進入相關方案,接受個人化的專業協助。但是,針對遊走在社區邊緣的弱勢青少年,往往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卻因為危機程度不高或尚未被察覺,難以有效提早給予服務來因應。

 

阿立是個有情緒障礙的青年,與人互動貧乏、表情極少,難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在活動初期,阿立大多在旁觀看,少積極參與;但隨著課程的引導過後,他逐漸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臉部表情。

 

社工知道他有烘焙的興趣,鼓勵他可以試做擅長的布朗尼蛋糕來給大家吃吃看,阿立當下並沒有表情,只是點點頭。

 

沒想到,隔周再次來參加活動的阿立,一大早便帶來一盒布朗尼給社工和其他活動成員們。成員們感到驚喜,紛紛給他許多稱讚,並把讚賞化為行動,將他帶來的布朗尼吃光。從那天開始,阿立就很常露出微笑,主動加入活動。當一系列活動的尾聲到來時,大家驚訝地看見,阿立可以獨自上台報告,不帶稿子,一點一滴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讓成員及社工們都相當感動。

 

因著這樣的觀察,青少年就業服務決定在社區拓展服務範圍,與在地學校進行跨系統合作與緊密連繫。先以青少年會感興趣的攀樹營隊和美睫、烘焙等培力團體,在校園內進行宣導和觸及。後續在團體帶領中,透過和孩子的互動,發覺如有身心障礙或就業議題等情形,便能適時連結相關服務與資源,轉入會內進行深入的開案服務,達到接住社區弱勢兒少的預防目的。

 

陪伴工作不單單只是陪伴

 

社工觀察到,孩子在投入職場前,往往對於職種的多元性認識不足,或是不太清楚欲面試的工作的實際工作內容為何。導致穩定就業的時間不長,落入頻繁轉換工作的漩渦裡。

 

所以,在尋找工作這件事上,社工選擇以「實地踩街」的方式,先陪伴青少年進入店家,與老闆或員工交流、了解每日的工作細節、薪資福利及勞動權益等相關資訊。之後,經過社工與青少年核對,確認他已經準備好就業的心態,再做更進一步的媒合工作、投履歷等協助。每個陪伴行為的背後,其實都蘊含著服務的設計及思考。

 

就業準備是各個關卡解鎖

 

和孩子談論夢想時,孩子常分享希望未來能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像是服飾店、飲料店等。只可惜,有些眼神閃閃發亮,談論著自己夢想的孩子,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人際互動的困難,光是「歡迎光臨」這幾個字可能都說不出口。

 

了解到青少年個別的議題後,社工決定爭取機會,試著與職場的管理人員合作,在不影響店面的營運及冒著被客訴的風險下,讓孩子前往進行「準備性職場」的實習,賦予他新手村任務。先從倉庫開始,這週的任務設定需要解鎖倉庫,要知道什麼是倉庫、倉儲,貨會怎麼進來、要怎麼跟別人接洽、理貨以及知道貨物的價值。

 

在倉庫的關卡成就解鎖之後,下一步到門市學習相關訓練,等這個部分過關後,再進入下一個階段,慢慢累積這個行業的職能。工作時間也朝一個禮拜一天、一天半、兩天,慢慢增加天數。漸進式調整工作內容並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結構性的在孩子背後逐步形成學習人際互動技巧的良好推力。

 

就業服務設計注入新活水

 

助人工作宛若一門精細的手工業。未來,勵馨希望能更進一步思考:青少年就業服務推動如何進行跨專業整合,在各種課程規劃、輔導訓練上,藉由經驗的整理,仔細梳理每個評估及選擇的背後,所彰顯的行動意識,期盼建構出具備發展性的循環模式。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