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心理師都不會給建議,諮商沒有幫助,我想換心理師!」
小亮是個堅毅的女孩,早年遭受熟人性侵後,因家人息事寧人的態度而受傷,早早便離家獨立生活。為了生存,他強迫自己隔絕那些委屈、憤怒、痛苦、失望等種種情緒,用理性、努力讓自己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但生活穩定後,空虛、茫然席捲而來,宛如失根的浮萍飄阿飄的,常常莫名陷入低落情緒,甚至也有了尋死的念頭。小亮不懂自己為何會這樣,上網查詢後,來到台中「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進行諮商。
初期諮商的小亮,仍然習慣性的壓抑情緒,在諮商時,總是很理性的與心理師討論:「為何性侵害這件事會發生在他身上?為何家人不能為他主持公道?」過程中,小亮不太能展現情緒,而心理師也沒有給他確定的答案。小亮覺得諮商沒有幫助,卻不敢直說,開始找各種理由頻繁請假。最後在社工關心下,才說出對心理師的不滿,提出更換心理師的要求。
在社工鼓勵下,小亮鼓起勇氣向心理師表達了想法,而心理師也藉連結了小亮過往的憤怒與不滿,把他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不敢真實表達感覺,習慣性壓抑情緒、想法的行為模式點出來。小亮不敢向心理師表達不滿,而用請假來迴避不如期待的諮商,就像小亮面對家人的息事寧人的態度,生氣卻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不敢表達,選擇離家維持表面的和平,但與家人的關係卻真實斷裂了,有家似無家。
熟人性侵的倖存者除了遭受身體傷害,在「關係」上也遭到嚴重背叛,要恢復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非常不容易,往往難以擁有穩定且有品質的人際關係,渴望關係卻難以分辨關係健康程度,也因此常常陷入不良的關係中受傷,形成負向循環。
在諮商中,心理師建構一個具安全感的治療關係,使倖存者放心展現真實狀態,涵容其正、負向情緒,成為倖存者的人際關係練習對象,創造正向經驗,理解並經驗何謂「健康的人際關係」,進而賦能倖存者有能力去辨識並選擇、經營關係。
小亮跟心理師把話說開後,諮商持續進行中,不一樣的是小亮可以安心說出真實的想法與感受,有了心理師的支持與陪伴,不再感到孤單,繼續在復元之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