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

【勵馨日常共筆】和受暴婦女一起,走一條回家的路

撰文/陳惠亭(桃園分事務所 企劃專員)

在勵馨基金會,我們通常稱呼服務對象為「姊妹」。這樣親近的稱呼,是為了讓這群女性能感受到接納、支持與歸屬感。每年年底,基金會都會舉辦聯誼會或茶會等「回娘家」活動,讓曾因人生意外而來到勵馨的姊妹有機會關心、問候彼此的近況,然後在忙碌的年底,有小一段時間,找到空檔喘一口氣、休息一下。

 

重拾勇氣,先要有安穩的確信

 

來到勵馨庇護的受暴婦女,平均經過7次的暴力循環,才會意識到自己該離開受暴的環境。但我們都知道,暴力行為連一次都不該發生在家中。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她們不趕快逃離這樣危險的環境呢?

 

因為經濟、因為小孩、因為壓力……,有很多因素讓她們沒有辦法輕易做決定。來到家園的婦女,除了照顧她們身上的傷之外,我們也期待透過家園的陪伴,讓她們長出內心的力量。

 

還記得第一次幫忙服務對象拿著行李前往庇護家園的路上,對方與我一同走在安靜的停車場裡,我腦中思索著要說些什麼來打破這短暫的沉默,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才能說出合適的句子。就在我心中糾結的時刻,我看到個案深吸了一口氣,放鬆了她的肩膀,接著對我說:「我現在終於覺得可以喘一口氣了」。

 

我轉頭看著這個年紀跟我相仿的媽媽,與她與肩上背著的小小孩,頓時語塞。眼前的服務對像,穿著打扮跟路上的年輕女孩沒什麼不同。如果是平常的我,可能會羨慕她有勇氣可以在30歲左右就決定與另一半組成家庭,還生下這麼一個可愛的孩子吧!

 

但她手肘上醒目的白色繃帶同時也提醒著我,這是一位剛從地獄中逃出來的人。本以為逃出來後可以覺得安心的她,不管到醫院驗傷、到警察局報案,加害人都追到現場。面對她的感嘆,我只能勉強擠出一絲微笑來回應,因為我知道她下的這個決定有多不容易。

 

前往幸福的路上,我們都不孤單

 

因為深知離開原有的關係後,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很不容易,婦女除了要讓自己勇敢站起來,還得面對獨自照顧孩子、重新找住居所、負擔生活開銷等生活壓力。因此,我們在8年前開始了「多陪一里路」的服務,提供經濟、住所、生涯規劃等支持,協助受暴婦女邁向穩定的自立生活。

 

在這一次年底的「回家」活動中,幾位姊妹勇敢地站在舞台上,透過社工訪問的方式,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有人分享自己微型創業的歷程,有人分享考取證照的喜悅,聽著這些姊妹們從毫無經濟能力、到現在可以獨立自主養育小孩的故事,陪伴她們的社工紅了眼眶,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

 

我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讓非社工的自己直接接觸、融入到姐妹當中。我看到了一位又一位女性,用自己長出的翅膀,撐起孩子與自己的生活,我期盼社會多一點理解與關注,理解她們的處境與難處,也關注家庭暴力相關的議題,讓受暴者離開暴力環境後,也能被社會溫暖的對待。

 

看著社工們給每位來到這裡的姊妹們一個深深的擁抱、對驚喜出現在會場上的姊妹們露出驚喜又開心的表情……,第一次參與這樣活動的我,深深被這種溫馨、熱情的氣氛感染,不禁讓我想起,這就像我們回家一樣:即使許久沒有踏入家門,依然可以在打開大門那一剎那,看到父母與兄弟姊妹歡迎我們回家的溫暖神情。

 

透過活動的參與,讓這些從各個地方「回家」的姊妹們,發現自己也是有能量的。透過影響彼此,成為人生路上的依靠與扶持。更重要的是,在一年的忙碌當中,有人知道她們的辛苦,輕輕說聲:妳辛苦了!

 

原載於-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03/article/10336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