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8
|

【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

撰文/台北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
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

一如往常走在回家熟悉的路上,不遠處看到一戶人家的門口,大約一個穿國小制服的小女孩,手上拿著麵包,正邊跳邊玩邊吃,一不留神就讓手上的麵包甩出去,滾落在地上無法再吃。

 

小女孩的母親正好從門內出來,看到掉落在地上的麵包,只聽到「啪」地一聲,小女孩的母親不由分說先打了小女孩一巴掌,再來就是一連串難聽的責罵話語,聲音大到整條街都聽得到。小女孩脹紅著臉,不敢哭出聲,偶爾眼神飄向剛好經過的路人,又縮回去,彷彿感到無地自容,想要找到地洞鑽進去。在我還在想著要怎麼阻止小女孩的母親不要當街罵人時,小女孩已被母親拖進家門裡。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那一鮮明的巴掌聲,我想到曾在童年被親友性猥褻的小雲,告訴我當年幼小的他跟母親揭露被性猥褻這件事時,換來的也是母親的一巴掌,大聲怒斥他不要亂講話,讓小雲當下只感受到強烈的羞辱,彷彿說出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犯錯的是自己。事後母親警告小雲不要再對別人論說,這件事就被小雲埋藏在心底多年。

 

然而,小雲內心因這事件經歷所產生的「羞愧感」,並沒有隨著時間而遺忘,而是逐漸侵蝕他的自尊,當他遇到挫折或失敗時,很容易歸因是自己的問題,沒有能力處理,直到罹患憂鬱症求助,才說出這段往事。隨著諮商的進展,小雲說出更多與父母的相處經驗,提到從小就經常因為表現不如父母期待,而被批評指責,以致於常感覺自己很糟、不夠好。

 

原來,「羞愧感」的力量是這麼巨大且具破壞性,足以在瞬間讓一個年幼孩童的自尊崩塌。很多時候,身為大人的我們,常只針對孩子的行為管教處理,卻忘了孩子也是一個「人」,有情緒、有自尊、有需求,忘了他們幼小心理,其實需要大人敏感的覺察與同理,以及提供允許犯錯、學習妥協的成長機會,才能渡過這些羞愧罪疚情緒帶來的痛苦感與不安全感。

 

小雲告訴我,當年如果他的母親,願意聆聽、理解與相信發生在他身上的經歷,安慰他的心情,而不是只有斥責他,或許就不用獨自承受這些罪疚羞愧情緒多年。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用心聆聽孩子哭泣背後想要訴說溝通的想法、感受,用愛與同理療癒「羞愧感」對孩子心靈基石的破壞,引領孩子在關係中重拾安全與自信,心靈在愛中健康自由的成長。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