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目睹爸媽吵架的小誠,像隻機警的小鹿般擅長預測「危險」。每當小誠察覺到父母之間氣氛緊張、張力漸起,他就會跑回自己的房間縮在角落。緊接著,爸媽的爭吵、怒吼,甚至摔東西的聲音隔牆傳來,一次又一次,震耳欲聾的聲響讓他哭泣哽咽、幾乎窒息。
有時,連放學回家都成了一種壓力,小誠幾次躊躇在家門口,止不住焦慮:「今天爸媽又會吵架嗎?」小小年紀的他,為了要時時警戒著爸媽互動,晚上睡覺也不安穩,遑論專注學習,成績當然不好。他在學校常常只是呆坐在座位上,或因太累而睡著,鮮少與同學互動。
有一天,小誠剛到學校不久,後座同學不小心踢到他的椅子。小誠感覺心中有一團憤怒開始膨脹,但他忍下來,把椅子再往前挪。沒過多久,同學再次踢到小誠的椅子,小誠的怒火一觸即發。他拿起媽媽載他來上學的安全帽,用力地砸向後座同學的頭,然後跑出教室。
小誠的媽媽接到了學校老師的電話,驚慌地從工作中抽身,四處尋找小誠。她在家中找到孩子,發現小誠呆坐在家裡的角落一動也不動,就像木頭人一樣……
創傷知情的四個要素為「理解創傷」、「辨認創傷」、「利用創傷知識做回應」以及「防止再度受創」。我們如何「理解」小誠的創傷呢?
在小誠的經歷中,他因為父母吵架而時常困於焦慮、恐懼、不知所措的情緒裡,在學校不是呆坐就是情緒爆發,如果以學校同學的角度看小誠,大概會覺得他是一個情緒非常不穩,又愛小題大作的同學。然而如果我們用「創傷知情」的眼光來看,小誠早已身心壓力過滿,無法順利調節情緒,已經不在「身心容納之窗」裡頭。
「身心容納之窗」指的是一個人面對壓力時,身心所能夠承擔的範圍。當處於「身心容納之窗」裡,人雖然有情緒起伏,但仍有能力調節自我。假如小誠未曾遭受父母衝突帶來的嚴重創傷,當同學不小心踢到他的椅子時,他或許會心中不滿,但能夠調節情緒,主動對後座的同學開口:「你踢到我的椅子了!」適當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件事就能平穩落幕。
當我們處於「身心容納之窗」範圍外,我們會經驗到過高激發(如「戰」與「逃」的反應)或過低激發(如「凍結」反應)。小誠直接拿起安全帽打同學,就是一種「過高激發」,他的身體警覺可能遇到的危險,不自覺以戰鬥、攻擊的模式做出回應;「過低激發」則是身體以為遇到的危險超出可因應範圍——例如在森林裡遇到熊,有些人拔腿就跑,有些人則覺得無法因應,腦袋一片空白、凍結般地站在原地。不論以上哪種反應,都是身體為了渡過生命中壓力事件的因應策略。
勵馨基金會社工在小誠的輔導工作中,首先讓他理解到因為壓力而處於「身心容納之窗」外,會有過高、過低激發的反應,增進小誠對於情緒的認識與覺察,讓他可以開始練習知道「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我是否有在身心容納之窗內?」這是自我調節的第一步。
然而,未成年的孩子情緒發展尚未成熟,單靠自己調節其實很困難,需要情緒足夠穩定的大人來協助,此稱為「人我調節」。透過大人支持與引導協助孩子覺察、理解自己的情緒,也能協助其因應同樣的創傷事件帶來的情緒反應,防止孩子再度處於身心容納之窗外而再度受創。
當孩子處於「身心容納之窗」外時,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來協助他們進行人我調節:
1,調節(Regulate):觀察孩子是否正處於「攻、逃、凍結」的創傷應對方式,這樣的行為是孩子針對創傷事件做出的反應,當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先回到「身心容納之窗」內,例如離開現場、帶領孩子深呼吸,或是喝一杯水。
2,連結(Relate):透過同理來與孩子連結,讓孩子感覺被理解。人在感覺到被理解之後,才會感覺到安全,情緒自然會趨緩。例如故事中小誠拿安全帽打同學的事件,可以試著同理小誠「剛剛你會這樣,是因為你覺得被攻擊、被欺負所以很生氣嗎?」
3,說理(Reason):觀察孩子已回到「身心容納之窗」後,以好奇的姿態來詢問、聆聽以孩子的視角剛剛發生什麼事,讓孩子能夠重新回看整理、覺察自己的狀態。在與孩子討論的過程中,調整因原本判斷是「危險」而做出的「過高」或「過低」激發反應,協助孩子建立新的因應策略。未來若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時,孩子就能想起這一次的人我調節,利用新的方式做回應,也能避免再次離開「身心容納之窗」。
筆者在輔導目睹父母高度衝突的孩子時,常看到他們在家庭中的無力與被忽視的情感衝擊,也因此在情緒調節上難有適合學習的樣板。有時在家庭當中得不到身心需求的滿足,在學校也會因為過高、過低激發的創傷反應而不被理解、不被喜歡,進而影響人際關係,甚至變成學校老師、同學反感的對象。
這些外表看起來有時像噴火龍、有時像木頭人的孩子,其實身心都非常脆弱。如果大眾能以創傷知情的眼光來與「目睹兒」相處,就能為他們建立更堅實的社會防護網。雖然我們可能不是孩子的親人,但我們可以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支持、陪伴孩子走過一段不容易的時期、不容易的道路。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