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

【社工馨語】真實的陪伴

撰文/司喬兒 (大里服務中心目睹暴力兒少服務社工師)

第一次到小軒家裡時,他的緊張顯而易見,家中小黑貓被他緊緊抱著,就算脫逃也會被抓回來,不過等到破冰後,才發現小軒很願意分享生活趣事,會談結束前小軒告訴我,七、八歲時因父母離婚案件,上課上到一半就會被叫出去,也去過法院,他告訴我,他不會怕,也大概知道「社工」這個角色。

小軒究竟經歷了什麼?當媽媽與同居人發生衝突時,小軒會將「叔叔」拉開,當同居人半夜打電話找媽媽時,小軒選擇接起電話讓媽媽休息,一接起來就是好幾分鐘,有時候會聽到睡著,還只是個國中生的小軒,也有他這個年紀的煩惱,但比起媽媽的煩惱,他似乎覺得自己的事情不算甚麼。

第一次校訪時,小軒表現得很友善,但我也觀察出他的不自在,一開口就表示不喜歡桌遊、牌卡及畫畫等媒材,只要用說的就可以了。就我個人的角度,會覺得小軒是個看似接近、實際上是需要距離感的孩子,我們可以談天說地,但當提到衝突議題時,交流往往就有點「卡關」,也使我開始不確定,對小軒的服務是否有幫助,然而實際的溫柔陪伴與傾聽,也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幫助。

我願意全心陪你 一起度過我們的精心時刻

幸好,小軒家的狀況進行地很順利,短短幾個月媽媽的同居人就搬離家裡,除了尋求法律上的權益,全家也齊力斷絕同居人可能的聯繫方式,終於獲得期待已久的平靜生活。結案當天,我到家裡拜訪媽媽,媽媽認為小軒跟社工的關係很好,因每次小軒提到社工時就會非常開心,感謝服務期間的關心,聽見媽媽的回饋,讓我想起督導說過的話,有時看似沉默、有距離,但真實的陪伴及同在是可被感受到的,哪怕只是坐在同個空間甚麼都不說,或許對孩子來說就是少數的被陪伴經驗。

社工服務常遇到非自願的服務對象,也有過往服務經歷中受傷的個案,當準備的服務計劃因被拒絕而洩氣時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或服務的成效,但服務小軒的故事提醒了我,真實的陪伴或許是最簡單的行動,但也最能承載內心深層的感受。

捐款支持目睹兒少,走向復元之路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