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

【勵馨的日常共筆】「乖」孩子令人放心?

撰文/陳必佳(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社工)
圖片來源:pakutaso

我擔任社工服務目睹暴力兒少只有短短2年的時間,卻已經看過許多「乖孩子」背後令人震驚又心疼的真實故事。

目睹暴力兒少,即所謂未滿18歲,目睹或聽聞家庭暴力的兒童及少年。雖然未直接遭受暴力對待,使暴力在他們身心肆虐後的痕跡往往很隱晦,但是這些傷痛卻可能蔓延到他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我的工作是陪伴他們修復受傷的心,過程中我聆聽他們的聲音,也試圖將那些被忽視的故事傳達出來……

 

乖巧的他,也是麻痺、壓抑的他

常常,在我介入服務時,會從家長或是老師的口中聽到:「他很乖呀!沒問題啊!」並對於我這個社工的介入感到疑惑甚至抗拒。但是,我確實在許多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環境的孩子身上,聽到類似的自白:

 

沒辦法,如果我不乖就會被打,不然就是媽媽被打。

爸爸媽媽說我要乖才會喜歡我。

媽媽說爸爸已經讓她很失望了,如果我不聽話,她會更失望。

 

原來為了保護自己、為了不再讓父母多一份負擔,「乖巧懂事」已成為目睹兒少的代表特質之一。他們往往言行早熟、懂得察言觀色,甚至成為「替代性父母」的角色──擔心自己父母的人身安全、就業或經濟等狀況。

 

印象深刻的是小銘(化名),被學校表揚為「乖」孩子的10歲目睹暴力兒少。第一次見到我時,表情明顯充滿焦慮不安,小心翼翼的問:「是我哪裡不乖你才會來找我嗎?」。

 

「應該又是一位受壓迫的孩子。」這是我對他最初的評估。

 

隨著互動時間增加,我發現小銘無論對誰的言行始終都很乖巧溫順,於是下了「他應該是天性就乖巧懂事的孩子」的判斷,而不再加以留意。沒想到,有次小銘在會談過程中突然掉下眼淚:「老實講,我不知道我最近怎麼了,覺得很痛苦、很煩……尤其當他們叫我做什麼的時候特別明顯,之前明明都沒事的,但最近莫名有股很煩躁的感覺,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是不是很糟糕……」。

 

聽到這裡,我心中的酸楚與愧疚感頓時無法抑制,原來他的順從並不是天生就具有乖巧特質,只是比其他出現反抗的孩子受到更多、更長期的壓迫,甚至連自身需求都無法具體意識到罷了!

 

這類型的乖孩子,通常對於被壓抑的感覺是麻痺的,少有想法、不會發問、無法做決定、僅能靠他人獲取自我價值感。就像具無思想、無靈魂的空殼,一生都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從眾行為」即是他們的生存信念,也往往是最容易成為社會忽視與犧牲的對象。也因此,我開始嘗試與這些目睹兒少的家長或老師溝通,期許能夠盡微薄之力協助伸張與爭取孩子們「頑皮的權力」。

 

台灣家庭的共同現象:「不乖」就是「不良」

跟目睹暴力的孩子有所連結後,我逐漸意識到,這並不僅限於目睹暴力兒少的家庭,更是能擴及台灣家庭的共同現象。

 

「要乖乖的喔!」「你好乖喔!」是許多台灣長輩時常對孩子有的叮囑與稱讚,就像含在嘴中的糖,初嚐味道時酸酸甜甜的滋味,讓人流連忘返,但久而久之,美味卻莫名轉為甜膩,舌尖感到麻痺,甚至反胃。糖果是可以吐出來的,但「乖巧」的牢籠卻無法輕易解開。終有一天,當孩子的言行舉止不符大人的期許時,「乖」 便成為了情感勒索的道具,參雜在指責的言行或是高度期待的壓力之中。我認為這也是為何現今孩子即便聽到他人給予「好乖」的正向稱讚時,仍不見得開心,反而備感壓力或抗拒的原因所在。

 

你以前很乖的呀?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你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會不聽我的話。

我的乖女兒/乖兒子去哪裡了?

 

其實,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身的渴望或需求時,便會以「反抗」方式形成一種「警告」,然而家長們卻容易將此視為不好的行為,甚至以為這是成為不良少年的禍源,因此立馬否定與抑制,長期下來,就像硬在不斷注入水源的魚缸上方加蓋一樣。可想而知,結果即是魚缸破裂一去不復返──孩子的失望與受到的傷害導致親子衝突加劇、甚至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最終成為所謂的「頭痛人物」。

 

會「乖」也會「皮」,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前進

當然,我也常常聽見家長們的質疑:

 

現在就不乖,長大如果更叛逆,變成社會問題怎麼辦?

我是為他好才這麼說的呀!我是他媽/他爸耶,難道會害他嗎?

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幸福快樂而已。

 

我相信,家長之所以期待孩子能乖巧懂事,不僅是希望他們能夠適應社會規範以避免成為社會問題或遭社會排擠,更是因為我們的人生歷練使我們知道什麼路是辛苦的,希望他們遵從我們的指引,以免重蹈我們的覆轍,能走最好、最輕鬆的路。

 

但,即便走同一條路,每個人眼中的沿途景色仍是不同的,況且究竟何謂「最好、最輕鬆」的路呢?我想這就算是像尼采、柏拉圖或蘇格拉底等著名哲學家也無法輕易定義吧。

 

追溯台灣文化對「乖」的解釋,其實一開始並非意旨「懂事、聽話」。此字在《說文解字》中本義是「乖僻、乖戾」,意涵為「彆扭、性情怪異」;其他古書對「乖」字的解釋則有「違背」、「不合」、「分離」等意思存在,「懂事、聽話」的意涵反而是後期才出現,也許,這是否隱含著人要成為懂事之人,勢必須先經歷過叛逆與任性呢?

 

「乖」與「頑皮」並非好與壞,而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乖」,真的就很好嗎?就沒問題嗎?就令人放心嗎?身為大人的我們需意識到:有時候這些所謂的「乖」孩子,其實才是最應該需要被留意與關心的!

 

「頑皮叛逆」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故意忽視、甚至將「乖」視為唯一正解的心態。如果您身邊的孩子正展現他頑皮、叛逆的絕技,那您該深感慶幸,同時也該為孩子與自己感到驕傲!因為這代表您的孩子具有面對問題的因應能力,以及您對孩子而言還是位能信任、有愛的大人。「小心求證」雖是好事,但若因此成為我們拒絕接納的藉口那就不好了!

 

當然,在此我也要慎重澄清,如果您的孩子表現一直都很乖,也不代表您就是位不及格或是無愛的家長,畢竟確實有些孩子天生就具「乖巧懂事」的氣質,只是,萬一是不具備此項條件,但又不會表達甚至無覺察自身內心渴望、不反抗、聽從每個指示的乖孩子呢?我想我們可以暫時放下「乖就是好」的價值觀,聽聽他們有沒有自己的需求?真的都是「自己想要」乖的嗎?

 

過往價值觀的束縛,使我們總會忍不住對於新觀點抱持懷疑,然而,連物理性的科技都會隨著時代改變與進步了,本來就無唯一真理的人性觀就更不該是死板的。對於「乖」與「頑皮」之間,若我們能夠學習不再將此兩者以二分法區分,而是視為一體兩面的存在,如此一來,我們對孩子們的「愛」才將不再是「礙」。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