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

有愛的一家,收養了一個愛家的孩子──訪沈伯洋、曾心慧

撰文/吳孟瑾 (台北分事務所 倡議專員)

補教名師、犯罪學副教授、黑熊學院發起人,曾心慧和沈伯洋(下稱 Puma)有著數個為人熟知的頭銜。 2021 年,經歷了 2 年的收養流程,兩人又共同迎接了全新的身分──麻糬的爸爸媽媽。 

當初透過勵馨收養,夫妻倆原因很單純,因為想快點收養,且有共識收養年紀小一點的孩子,諮詢了幾個收養機構後,最終在符合需求期待的單位裡,選擇了勵馨。 

 

收養本身即是挑戰,不要用收養來解決其他問題 

儘管收養的念頭很早就在 Puma 心裡醞釀,也幾次和心慧提議,但心慧原先並未認真考慮這個選項,他坦言當時想得比較多,質疑自己如少了懷孕的過程,能否真心愛孩子。面對自我懷疑,心慧甚至很極端地想過:如果是在路上撿到一個孩子,我會愛他嗎?答案是肯定的。 

 

「我後來有想通,我是真的很喜歡孩子。」心慧接著說:「後來看到女兒,我完全就是看到他的那刻就愛上他。」 

 

擔心能否無條件愛,但也擔心愛了之後換得一場空,不少收養人會害怕原生家庭中途反悔,或者哪天孩子選擇重回原生家庭懷抱,心慧和 Puma 起初也有同樣困擾。心慧提到,理性上他清楚這不太可能發生,不過戲劇、電影刻板描繪收養情節,仍大大影響他對收養的態度,而後是進入收養流程,對原生家庭有更多認識,以及與伴侶不斷溝通,心中的大石逐漸放下。 

 

心慧分享,藉由收養準備課程,他才了解每個孩子出養前,原生家庭都需要和社工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做好出養的預備;另一方面,整個收出養過程裡不只收養家庭,原生家庭也同樣煎熬,要處理自身的出養失落、對孩子的愧疚,又害怕孩子不被收養人接納。 

 

法院程序前,收出養機構會安排原生家庭、收養家庭及孩子三方會面,讓彼此熟悉及預先準備。會面前一天心慧緊張到睡不太著,不斷想像各種可能的情節,沒想到一見到原生家庭,對方在意的是孩子過得好不好。「他(原生家庭)說我們看起來很愛孩子,但是我們的爸媽呢?他們會不會不喜歡麻糬?」Puma 描繪。 

 

進入共同生活期,收養家庭需要拍照記錄,透過社工向原生家庭分享孩子的狀況,Puma 回憶:「早期我們還會想說,孩子穿這麼可愛,他們(原生家庭)會不會想抱回去。」他解釋,原先對出養方的顧慮來自不了解。心慧接著說,所以機構辦理準備課程、安排三方會面讓他很安心。 

 

起初 Puma 的父母其實並不認同兩人收養的決定,甚至聊到收養的話題,爸爸還會刻意忽略,後來花了一些時間溝通,爸媽比較接受後,Puma 與心慧才著手收養的申請,並定期分享收養的進度,讓他們有參與感,慢慢地反而爸媽會主動關心,詢問兩人收養的進度。 

 

最後是麻糬的出現,成功卸下了爸媽的疑慮。麻糬回家不久,正巧迎來 Puma 爸爸的生日,說也奇妙,原本只願意給媽媽抱的麻糬,慶生當天第一次見到阿公,竟然很開心地讓阿公抱著唱生日快樂歌,一舉收服了阿公的心。 

 

雖然照顧初期曾面臨孩子的不適應,兩人也因育兒減少了相處時間,回頭看整個收養歷程,Puma 與心慧仍形容是順利、愉快的,這也和兩人收養前謹慎思考收養動機有關。因此心慧說,收養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收養前必須想清楚,不要拿收養來解決其他問題,或者轉移伴侶問題的焦點。 

 

做好準備,踏實走過每一步收養路

除了課程、會面的安排,收養過程,社工會談協助釐清收養動機、親職能力預備、即時回應照顧期間措手不及的問題,兩人之所以能穩健地走過每個收養關卡的顛簸,也是每每遇到狀況,總會有一方會跳出來穩住步伐,再一齊向前邁進。 

 

剛接回孩子那陣子,有對朋友常來家裡拜訪,麻糬也會和他們玩得很開心,只是再怎麼開心,界限分明的麻糬也不會答應要跟朋友回家。「我那時候就跟心慧講,假設一年見個兩三次,就像這個樣子,孩子也是可以跟他玩,但是到會被抱走,這個其實差距很大。」 Puma 的一番話,再次鬆動了心慧內心對原生家庭的擔憂。 

 

出於緊張,麻糬在共同生活期階段,像把媽媽當作浮木般牢牢地抓著,情感的依附都在心慧身上,即便許多家事都由 Puma 照料,但孩子只願接近心慧。「我可以想像他的挫折,他真的很辛苦。」心慧提到,那陣子 Puma 也不太知道怎麼教養孩子,會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不過一歲多的麻糬壓根聽不懂。感人的是,在心慧提醒以後,Puma 就主動報名了育兒課程,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 

 

「現在反而是他要罵人的時候,我會跟他講沒有關係。」Puma 繼續說,為了填補孩子經歷出養的失落,兩人先前專注研讀收養相關的資料,而親職教養的書籍和影片則在後來陸續接觸,才發現無論是親生還是收養,大家遇到的教養問題都差不多,都是一步一步學習當家長。 

 

收養流程裡之所以需要與社工會談,是為了幫助家庭思考收養對伴侶及家庭關係的影響,也為未來生活及育兒照顧做準備,但也有人認為太嚴苛,需要揭露過多自身隱私。「夫妻之間的感情要穩固,孩子才能夠在比較穩定的環境成長。」兩人提到,若伴侶間有無法說出來的祕密,進入收養階段的確可能感到不適,只是因為他們在一起也久了,日常都會分享彼此的大小事,便不覺得過程的揭露是個難題。 

 

建立關係需要時間,真心付出孩子會知道 

相較於媽媽,麻糬和爸爸的關係建立花了多一些時間,但只要真心付出,孩子都能感受到。Puma 說到,以往女兒雖會撒嬌討抱,卻都要找個理由,到了近兩個月麻糬自在不少,表達也更為直接。「他現在就會直接撲上來,整個癱著,完全是一個 potato。」 

 

育兒生活當然不會只有歡笑,每次不愉快過後,心慧會和孩子和好,告訴麻糬媽媽很愛他。「有次吃飯我請他好好吃,他就一直故意做相反的事,然後我就說媽媽真的很生氣,後來他居然自己講:『沒關係,反正媽媽都會愛我。』」於是心慧知道,自己平常說的話孩子都有在聽,灌溉的愛都有在麻糬心裡發芽。 

 

收養前期孩子不適應的模樣彷彿還歷歷在目,現在的麻糬早已跟著爸媽到處遊歷。兩人讚嘆麻糬是很能玩的孩子,即使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都不成問題,不過有趣的是,不管去到哪裡,麻糬還是最想回家,常常嚷嚷「我想念家」。有了愛他的家,孩子心裡也時刻惦掛著家。 

募資方案
為孩子築一個收養家庭

『我們沒有血緣  但我們彼此相愛』

14年多來,台北勵馨協助近200名孩子找到適合的收養家庭。
收出養服務一年支出經費將近900萬,為找家孩子築一個收養家庭需要你的支持!
前往介紹頁面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