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在面對非預期懷孕的少女時,首要的任務就是陪同進行養育抉擇的討論,其中包含了中止懷孕、留養、寄養、出養等四個選擇,每一個選擇對於少女而言都是不容易的,因為青少年期發展任務正處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階段,面對即將成為母職角色的驚慌、無助,以及對於未來生涯的茫然,容易使其產生混亂感,部分少女在生活上亦會出現停滯與逃避的反應,因此對於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女而言,其內在衝突感會比同儕來的強烈許多。因此,社工在陪伴討論的同時,亦會謹慎地與少女進行多面向的評估,使其做出一個對自己、對胎兒最合適的選擇。
「當我們真正為人母時,方知悉母親的辛勞。」在服務經驗下,亦有部分少女在產後才意識到育兒是件不容易的事,「面對新生兒的哭聲感到不知所措」、「每3個小時就要起來餵一次奶,產後沒有一天是可以好好睡一覺休息的」、「奶粉、尿布等育兒開銷龐大」、「會擔心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與標籤」等,這些是我們在服務中常聽到青少年父母給予的育兒日常回饋,在新生兒出生的那一刻,他們開始學習如何對新生命負責,然現實中的育兒生活好像與之前所描繪的藍圖落差甚大,無形的壓力接踵而至,因此,對於部分青少年新手父母而言,迎來了第二次的養育抉擇-出/寄養。
以屏東縣而言,過往有青少年父母提出有出/寄養需求時,社工會陪同至相關單位進行諮詢與轉介,而自113年起,收、出、寄養服務正式全面回歸至各鄉鎮社福中心進行評估與處遇,也於112年開始,本方案首次因出/寄養服務議題,而與專業團隊人員共同參與TDM(兒少保護團隊決策)會議。後續陸續參加了數場次的會議,對於運作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每次召開TDM會議,共需經歷「會前會」與「正式會議」兩道環節,「會前會」會在正式會議的前兩周召開,為網絡單位與專家學者共同與會討論,於會議中交流服務時的看見,使資訊能夠同步與一致,並擬定正式會議須提出討論的事項,針對尚缺少的資訊進行蒐集,使事前籌備更趨完整。而「正式會議」除了前述提及與會的人員外,另會邀請有出/寄養需求的家長及其家屬共同與會,會議中我們謹慎地去蒐集案家所傳遞出的資訊,並瞭解其在育兒生活上遭遇的困境與難處,而在實務上亦會發生家屬間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情事發生,如青少年父母評估自身無能力扶養想選擇出養,但長輩不捨得血脈外流等,此時便會藉由專家學者的聚焦技巧,釐清問題主軸,與雙方家屬共同協商討論,以利達成共識,並在會議結束後,每一位與會者皆須於書面紀錄上確認簽名,以視同意本次會議所討論之事項。
在收出養機制的運作下,出/寄養並不全然是不負責任的展現,而是在無力扶養的困境下,能有更多的彈性去因應,使嬰幼兒有機會至合適的環境下成長,進而降低棄嬰的事件發生。透過TDM會議的召開,能夠讓出/寄養需求之家庭能具更全面性與專業性的評估,並使青少年父母及其家屬透過參與會議,提供其較正式的討論空間,亦幫助家屬在做決定前,能夠充分知悉不同選擇後續所需面對的責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