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

【勵馨觀點】#MeToo運動不要漏了家內性侵

撰文/何旻燁(總會公民對話處媒體專員)

因為性侵污名,性暴力倖存者普遍是噤聲的,但這次透過由美國好萊塢在去年10月發動的#MeToo運動,讓全球各地遭受過性侵與性騷擾的倖存者一一站出來發聲,形成半世紀以來的罕見現象。但是在所有的性侵類型當中,家內性侵是最難啟齒的,不僅因為它違反了家庭倫理,也因為犯罪者就是我們深愛的人,所以社會上更應該要公開談論,否則這些幼年被性侵的人將烙上永難磨滅的心理創痕,也永遠只能當個沒有嘴巴的人。

根據衛福統計,近五年性侵通報被害人每年平均約11,000人(民國105年略低,為8,141人),未滿6歲的受害人平均每年248人,達2%,而對這些小孩性侵的人當中,有4至5成是直系或旁系親屬。勵馨基金會也曾在105年針對9個兒少安置家園,94名因家內性侵進住家園的個案進行調查,12歲以下的兒童性侵案,有3至4成是家內性侵,平均受害年齡為11.53歲;最小的被害人小於7歲,6成受害者受害長達1年以上,平均受害時間3.2年,最久高達11年。

甫奪得本屆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並成為首部獲此獎項的台灣紀錄片《日常對話》,是由導演黃惠偵所拍攝的家庭故事,內容是描述她的同性戀母親被爸爸家暴並帶著她和妹妹逃家、自己小時候也遭爸爸性侵的真實故事,而母女關係透過這部紀錄片和解,應該是這部電影最有意義的部分。

而黃惠偵不但對自己幼年被父親性侵發聲,而且是透過發行紀錄片的方式公諸世界,可說是勇氣可嘉,也替很多被家內性侵的人說出他們的故事,療癒了自己,也療癒了別人。她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覺得我跟我媽媽那一場餐桌的對談,肯定是一個改變我們關係,很關鍵的一場對話。」黃惠偵說那場戲一共拍了3個多小時,母女多半處在沉默的氛圍,她等到媽媽離開後趴倒餐桌痛哭,當晚她媽媽回家煮飯,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處理性侵的方式,「避而不談」、「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但是為什麼她媽媽當時會要年幼的她去跟父親睡覺?是代替自己行使妻子的同居義務?還是單純地認為只是家人間親密的共寢?電影沒有交代,但是透過這次的#MeToo運動,是否我們該正視,即使家人間也應該有身體界線。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