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

【勵心物語】走自己的彩虹路

撰文/口述:藍杰(社工師)
編輯/整理:陳宣蓉(南投分事務所倡議專員)
獨自走彩虹路上是孤獨的,但當大家集結起來,繽紛的力量將支持我們走下去。 (圖片來源:https://goo.gl/AsuYeb)

我是男同志。 這個身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因為這個身分,我才發現原本覺得天經地義的事,都出自於社會給我們的觀感,所以我可以同理各種弱勢處境的人,知道他們的生活狀態。 我在成長過程跌跌撞撞、摸索自己的身分,我加入許多同志認同團體,慢慢確定自己是誰,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遇到反對者的回應,我也會先理解對方為什麼這樣想,讓自己學習用開放的態度去溝通。於是「出櫃」每天都在我的生活中上演,變成我呼吸的一部分;但是我最愛的家人,仍然沒有辦法接受我。 幼稚園的時候,我很喜歡粉紅色、愛看美少女戰士卡通,還把小貼紙黏在耳朵上當耳環。有一次,在超商看到美少女戰士乖乖桶,我吵著跟媽媽要,媽媽假裝沒聽到我說話,一聲也不吭。長大後,我到外地求學,久久回家一次,她都會說:「你要不要先休學?娶了老婆生小孩,其他的以後再說。」我試著以學到的方式讓她了解我,所以我在臉書分享文章,讓她看到結婚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沒想到,她在下面回應:「如果我兒子是同志,我可能活不下去。」讓我覺得喘不過氣,像是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我愛我的家人,但在家裡我卻無法做真正的自己,從意識到自己是同志開始,我就跟家裡脫節了。沉默了好幾年,終於有勇氣與家人溝通,卻沒想到是這種結果,我很難過、也很失落。 可是我沒有放棄。我開始嘗試理解媽媽眼中看見的世界。她的學歷只有國小畢業,為了讓舅舅升學而放棄學業。我知道媽媽在什麼樣的教育中成長,也試著理解媽媽對於同志的概念,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讓她了解我。我偷偷在她的臉書設定我為摯友,不管我發什麼文章,她都一定會收到。我每天都會放關於性傾向、改變刻板印象、出櫃的成功案例給她看,讓她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異性戀,如果我們有更開闊的視野,就可以接納、同理原先陌生而難以理解的事物。 這條彩虹路很辛苦,除了我,還有最在乎我的家人,因為親密,讓他們更不能接受「兒子不是原先期待的樣子」。溝通的過程需要很多時間,在經歷過種種碰撞摩擦後,也許我們會找到一個模式,讓自己與家人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