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觀點

勵馨秉持服務與倡議同行的初心,時時緊系著予關懷一線同工的服務狀況。並透過同工們的分享,讓人們看見我們的努力。

性騷擾不是美式文化 是身體界限被踐踏!

近日有 網紅性騷擾 遭判刑五個月,而他事後的討拍態度、道歉影片避重就輕,硬拗自己的行為並非性騷擾,而是「美式文
閱讀全文

醫學診斷背後,受暴婦女「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的雙重汙名

進入庇護安置家園的受暴婦女和孩子,每個人都帶著自己過往的經歷。少數婦女經過3到6個月的沉澱、梳理、修復,整合可
閱讀全文

我家不是避風港:斷絕有毒家人、不想「回家」可以是個選擇嗎?

夥伴們,過年還好嗎?  過年總和「回家」牽綁在一起,習俗上,不論親疏遠近的親友都有機會在年節相見,有些時候為了
閱讀全文

親密關係暴力樣態轉變,遇熟人跟蹤騷擾該怎麼辦?個案與求救途徑必看

A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下班或假日偶爾斜槓直播賣美妝,近日終於斷捨離了讓自己不舒服的親密關係,卻意外成為另一段不
閱讀全文

讓諮商為生命撐起一道光,蒲公英陪伴性暴力倖存者走過創傷復元路

「我的心住在黑暗裡」,這是近兩週第二個服務對象在我面前這樣說。我嘴裡嘀咕著,可惡的天氣讓大家都犯憂鬱了,心理焦
閱讀全文

歷經離婚與親權訴訟…受暴婦幼拍親子寫真,開啟「新」生活

人的生活,無論是外在或是內心,都無法透過第一眼客觀的認定他的經歷或是生活,如同一座冰山,我們僅能透過視覺看到一
閱讀全文

「我為孩子好,孩子為什麼不理解?」經營親子關係,從學習愛自己開始

在服務「逆境兒少」與其家庭時,我們觀察到家長想對孩子表達關心,但常忍不住就發了脾氣,覺得「我為孩子好,但為什麼
閱讀全文

「我只是年輕,不是什麼都不懂!」刺蝟媽媽,用最柔軟的心呵護寶寶

勵馨社工剛接觸小咪時,她是個全身充滿刺、防備感高,處在叛逆期中的少女。對於社工的到訪,小咪說的第一句話是:「我
閱讀全文

立委漠視 台灣 #MeToo運動 過半性騷擾防治預算 遭提案凍結

【 最新消息!】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三讀通過。關於性騷擾防治預算,在數個社福團體積極倡議,與公民的踴躍發
閱讀全文

《犯保法》上路週年,民團提10大訴求,盼開啟犯罪被害人保護新篇章!

2023年1月7日,《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犯保法)新法修正通過,並於2024年施行。 此法由勵馨基金會等多
閱讀全文

刪 性平預算 無益減少校園性侵 不要讓國會淪為 立法委員展示權力的舞台

近日立法院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立委大量提案刪除及凍結經費,一度提案大砍行政院「性別平等業務」預
閱讀全文

有時噴火龍、有時木頭人?經歷父母衝突的「目睹兒」需要「創傷知情」理解

從小目睹爸媽吵架的小誠,像隻機警的小鹿般擅長預測「危險」。每當小誠察覺到父母之間氣氛緊張、張力漸起,他就會跑回
閱讀全文
1 2 3 4 5 ... 77 78 79 80 81
1 2 ... 81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