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

【臺東性別地景3】男人石、石乳、雙乳峰,找回屬於臺東的性(別)文化脈絡

撰文/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2024年開跑的「性別地景」專案,歷經半年取材、拍攝、撰文、繪製,終於完成!我們將帶您從歷史痕跡、自然景觀、民間信仰、政治地標、農村婦女的日常生活等五方面,深入探索專屬台東的性別文化與地景樣貌,一起來看看吧!

 

大自然無意識形成的自然景觀,被有意識地賦予意義,性器崇拜是來自原住民傳統?還是日本文化?只有「陽具」才是性器崇拜嗎?「石乳」這個地名又為何消失在台東地圖?還是值得被恆久流傳的條件也存在著性別歧視?土地上的自然性別地景需要屬於臺東的性文化脈絡,也或者不需要這麼沉重,只要學習先民直視性器官的自在。

 

遊人造訪臺東,一定不會錯過自然景觀豐富獨特的東海岸,水往上流石雨傘三仙台八仙洞皆頗具盛名;但應該很少人知道,臺東有幾處非常有趣的「性(別)」自然地景:男人石石乳雙乳峰

 

男人石:性器崇拜與生殖崇拜的展現

台東觀光旅遊網的資料顯示:「在石雨傘風景區的附近,有一顆高約18公尺,寬約15公尺的石灰岩巨石,遠看狀似男人的陽具,當地俗稱『男人石』,日治時期時則稱為『靈陽岩』。

早先移民過來的阿美族,於神話傳說中提到男人石被稱為kotid ni malataw,指『神仙的龜頭』之意,對其敬畏有加;另外有一類故事則稱男人石為fasonihar,『fasiaw』就是風箏,『fasonihar』就是『綁風箏的地方』」。

下圖這塊巨石狀似陽具,「要在路邊石雨傘的停車場看會比較清楚」,在旁邊「太子廟」前聊天的三位大哥說,「『男人石』的說法日本時代就有了,聽說是日本人看到取的名字。很後來的鎮長才把它做成現在這樣。

大哥說的「現在這樣子」是在巨石底下,以臺東當地珊瑚礁岩雕塑而成,有著人臉的陰莖,以及圍繞著巨石周邊數根小型的陰莖。

旁邊有一處寫著「源水」的洞口,有網友直稱為「陰戶」。

走近這個景點前矗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侯姓鎮長於2009年題的字,第一句是:日陽與月陰合乃是道也!創造萬物;最後一句是:方能繼起宇宙之生命——非常符合「性器崇拜」與「生殖崇拜」的精神。

令人好奇的是,從原始自然形成的「男人石」到後來完全人工的「性器崇拜」景點,屬於臺東性別文化的脈絡為何?

根據此景點所屬的成功鎮公所人員解釋,現在看到的景點,為侯武成擔任鎮長時開發,立意為在原本就存在的「男人石」自然景觀基礎上,引進日本吸引遊客的「鐵男根祭」概念,為成功鎮吸引觀光客:「的確有遊客表示很有意思,但也有些遊客表示太裸露不太能接受。」

 

性器/生殖崇拜的台東脈絡

「文化」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方式,「性(別)文化」當然不可能去脈絡,如果說後來開發得太過「露骨」的「男人石」景區讓有些遊客感到不舒服,甚至有遊客不知是惡搞或遮羞的緣故為它穿上內褲 ,是因為它直接移植日本文化中的陽具崇拜(最早「男人石」景點的入口處有一個日本神社的立柱,現已拆除),沒有顧及台灣或臺東當地「現有」的文化脈絡而顯得粗暴或唐突。

然而,根據資料,原始的「男人石」除了日本人為之取名之外,更早在阿美族的神話傳說中也被稱為「神仙的龜頭」。回到自己的文化脈絡中,或許更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對於性器/生殖崇拜的認識為何?

從原始傳說到現代社會,我們對於「性」、「性器官」、「生殖」的認知斷裂是如何發生的?

台灣/臺東的文化複雜性無須贅述,原住民文化、漢文化、日本文化、黨國化的交織下,我們的「性(別)文化」認同是怎樣的?

這些是我們個人、家庭、族群「性價值觀」的文化基礎,然而現代實施的「性教育」,顯然完全「去脈絡化」,以致於我們面對所有與「性」相關的話題時,只能跳過「敏感部位」與字眼了。

 

石乳與雙乳峰—女性性器官展現是商品化還是身體自主權?

「性器崇拜」與「生殖崇拜」存在於幾乎所有人類文化中,在可考的原始人類時代,最早出現女性生殖器崇拜,以「豐乳肥臀」強調乳房的哺乳與臀部的生產功能,或三角形圖騰暗指女性陰部。新石器時代到農耕時代,隨著男性在家庭、社會地位的提升,出土文物開始有男性生殖器出現。

直到現代,大部分文化仍可看見不同形式的「陽具崇拜」樣貌:專門供奉陽具的神社、廟宇、博物館到「世界第一高建築」等等。相對的,女性的性器崇拜隨著父權社會的壯大,與現代文明對「性」的羞恥化、污名化,漸漸消聲匿跡,或者以「被男人凝視的客體化或商品化」的性質存在。

在臺東,除了「男人石」,泰源遺址也出現過陽具崇拜的蹤跡 ;除此之外,在平埔族也有顯著的性器崇拜:「祭祀阿立祖的部落,在公廨或家裡廳堂設有上下兩層的祭壇,上層拜壼,下層拜石莖,但是目前多只供奉壼罐,拜壼罐顯然是女陰崇拜,拜石莖則為陽具崇拜。阿立祖是女神,平埔族是女尊男卑的母系社會,所以壼罐的祀地位也就高於石莖。」

而就在「男人石」往北不遠的地方,曾經有過以「石乳」為名的地方。「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寧埔村,坐落寧埔溪口南岸,是移居花蓮的噶瑪蘭族加禮宛人闢建的,由於山上豎立的史前巨石有二突起,宛若女性胸部,故名石乳,後譯成石寧埔,但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更名為寧埔。」  「石乳」的地名不見了,史前巨石當然也不復見。

同樣的概念,在同一條台11線往南的太麻里金針山上,有一處名為「雙乳峰」的景點,好奇的網友打趣說,只剩下後來蓋的兩處涼亭還蠻聳立的。

以「雙乳峰」為景點命名,讓人聯想到著名的鹿港性別地景「摸乳巷」曾經一度改名「君子巷」,後因各種原因還是維持原稱。仔細看爭議過程中的文化脈絡是有趣的,其實還涉及了閩南文化中重男輕女的傳統,以及後來逐漸變形的「輕挑」性趣味。

誠如台灣國家婦女館網站的總結所言:「這個過程已張顯現代對於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努力,也期待將來聽到摸乳巷這名稱時,更能帶給大眾對於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的理解。」 

 

我們該如何看待臺東性別地景男人石、石乳、雙乳峰?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地景提醒我們:找回屬於當地的性(別)文化脈絡,回到自身的性(別)價值觀。如此,或許當我們教導下一代性自主意識、身體自主權的同時,才有可能找回跟先民一樣直視性器官的自在,填補失去的性文化脈絡。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