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

2021年亞洲庇護安置國際線上年會 從庇護所到社會住宅

臺灣近年不斷推動修改住宅法、通過租賃專法,設置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為社會住宅建立良好的制度與基礎。政府更設定了執政八年完成20萬住宅的目標,以照顧臺灣各族群的居住需求,期望將國內的社會住宅,打造成有完整社會照顧體系的社區系統。日前,在民眾及媒體注意力都在國內新冠疫情加劇時,2021年5月18日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住宅法部分條文,明定調高社宅提供弱勢者的比率,由現行的30%提高到40%。

 

各國政策交流分享 以期達到居住正義

勵馨基金會致力於照顧弱勢婦女兒少與更多族群的居住需求,並在8月11日至12日於指導單位中華民國外交部,以及協辦單位臺灣社會福利總盟的協助下,與亞洲婦女安置網絡(Asian Network of Women’s Shelters, ANWS)攜手舉辦2021 ANWS亞洲庇護安置年會「從庇護所到社會住宅──如何建構受暴婦女及兒少的住宅安全網」。

 

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在以前,台灣的庇護所主要只提供緊急的短期安置,但是要協助婦女回歸正常生活,庇護所必須在支持的過程中提供其他功能,」並肯定網絡團體與勵馨基金會積極回應弱勢婦女兒少的居住需求:「同時勵馨基金會也提供職業訓練、法律及經濟上的協助,幫助女性掌控自己的生活;並提供優質的住宅服務,減輕弱勢族群的負擔。」表示勵馨基金會的服務工作便是在落實居住正義。

 

此次年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團體與政府代表,相互交流經驗與專業分享,共同探討如何結合社會住宅,建構以居住為核心的社會安全網,接住每一個有居住需求的人。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委員Bandana Rana表示,社會住宅在國際趨勢上,被視為庇護所演進的下一步發展,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社會住宅仍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還在說服政府要扛起責任、更重視庇護所服務的階段。「我要感謝ANWS和勵馨舉辦這樣的會議,我也會繼續在國際上努力推動這樣的交流,以及庇護所的進步發展。」

 

臺灣社宅發展與規劃 需兼顧公共需求與社會福利

林口世大運選手村於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結束後,褪去選手村的身分成為全國最大的社宅社區。社會住宅與總戶數3,490戶中,公益社福團體截至今年3月,已承租65戶。除了社會住宅本身功能外,內政部透過與非營利組織連結,以兼顧社會住宅的公共需求與社會福利的平衡。

 

然而,一般民眾因「社宅會拉低鄰近地區房價」的想法,對政府選址興建社宅進行抗爭,是政府推動社宅的挑戰之一。如何與民眾溝通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面對的一大課題,唯有讓大眾理解完善的規劃,能讓社會住宅的功能不僅限於居住,更包括社區發展、關懷照護等。例如: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有著各類公益社福承租戶,即提供社區內兒少、婦女、銀髮等不同族群的服務。

 

勵馨基金會也於2019年成立林口服務中心,融合住宅、托育照顧、婦女就業等三合一服務,透過在地培力、在地照顧,促進社區融合。勵馨基金會董事長林靜文表示:「這10年來,我們陸續在各地成立中長期及獨立宿舍的服務,2019年我們也成立林口服務中心,嘗試結合社會住宅與社工專業,建立受暴婦女多元且長期的安置服務。」同時也使社區每一個人瞭解,協助家庭並非只是社工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離開庇護所後 57%的受暴婦女選擇在外獨立生活

臺灣庇護所資源分為短、中、長期,離開庇護所後的受暴婦女需決定返回原家庭或選擇在外自立,57%的受暴婦女選擇在外獨立生活。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張錦麗進一步提到:「83%的受暴婦女需照顧12歲以下的兒少,對受暴婦女來說,照顧負荷、托育需求、房屋租金等,都是她們在離開庇護所後,首要面對的問題,」而社宅可做為受暴婦女離開庇護所後,獨立生活前的喘息緩衝站。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針對台灣在整個社會住宅的展開與過程進行報告,「過去我們知道,社福從各個機構或各個庇護所的概念在思考,當有社會住宅體系進來之後,開始可以用『家』的概念來思考,」如何對婦女孩童的照護,甚至是如何從家推展到社區,把家和社區變成生活上可以提供最直接、最完整的照顧保護機制。

 

借鏡國外經驗 建立臺灣模式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長期關注社會住宅議題,彭揚凱表示「從這十年來看,我很清楚的看到臺灣的改變與進步,」同時提及推展NPO承租社宅模式,「將社會住宅承租給社福單位,再由他們轉租給服務對象,這樣將『居住』與『服務』做更好的連接和綑綁,」彭揚凱認為這也是臺灣在社會住宅中很創新的做法,並且期待能推展到其他社會住宅。「這個模式如果能持續發展,即使臺灣的社會住宅在現階段數量上沒有像歐美國家那麼多,但這樣創新的社會居住方案,拿出去我覺得也是會讓他們稱羨的。」

 

用國際尺度的標準來看,臺灣充分展現了「後進優勢」,雖然發展得較晚,但借鏡各國創新方案,一步步發展最適合我們的臺灣模式。明天(8月12日),年會將針對「從理論到實務──NGO組織的在地經驗」與「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全網」兩大主題進行研討,也希望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政府單位的演說和對談,讓受暴婦女兒少更有力量邁向獨立的「最後一里路」。


 

誠摯邀請您,一起與勵馨支持受暴婦幼多走一哩路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