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3日舉辦《拾蒂三部曲-子宮與陰道的奇幻之旅》記者會,邀請到名演員暨公益大使劉香慈擔任代言人,她觀賞完記者會中一段講述女孩因非預期懷孕而感受到的恐懼,深深觸動她的內心,她認為《拾蒂三部曲》透過女人一生月經、懷孕、生育、更年期等身體的變化,與自己的子宮與陰道對話,演出女性遭到性別歧視的故事,很值得大家觀賞與理解,她也希望大家支持《拾蒂三部曲》,因為小小的力量就可以匯集成很大的影響力。
日前發生女作家因遭補習班老師誘姦而輕生的憾事,關於女性的身體所遭受的侵害事件格外引起關注,她看完記者會中的戲後無法克制激動的泛淚說,性別刻板印象會讓我們無意中傷害很多身邊的人,比如非預期懷孕,女孩可能認為這是一種愛的方式,但身體是你的,你可以說不,而這次女作家輕生的事件喚起很多女孩塵封的記憶,他呼籲大家面對性侵和加害人不要隱忍,要尋找第三方力量,如勵馨基金會來協助自己。
勵馨基金會自製的台灣陰道故事「拾蒂」舞台劇今年邁入第三年,推出《拾蒂三部曲》,最特別的是,今年劇中加入跨性別者的角色以及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事談性別霸凌,明年拾蒂也將整合十個劇本演出《拾蒂全集》,完成台灣自己的陰道故事集。
記者會也邀請到台灣陰道故事《拾蒂三部曲》編劇郝妮爾及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副司長林維言與會,在主持人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簡短開場後,由劇中演員演出其中一段非預期懷孕的橋段,「我八歲養了一隻貓,九歲存滿綠色小豬的撲滿,十歲已經是大人囉,十一歲收到了情書,十二歲一個人睡,十三歲聽演唱會,十四歲開始寫日記,十五歲,我第一次偷了東西,沒辦法,一個國中生拿著驗孕棒去結帳,人家會怎麼看我?月經遲了兩個月,只是冬天變胖,男朋友對我很好,他說我要吃掉你,完整的你。」
劉香慈談到自己受到性別歧視的經驗時,她認為首先是來自他母親,因為小時候都只有她弟弟可以出去玩,她和妹妹不行,因為她們是女生,現在她知道因為有性侵害,了解媽媽的苦心。但是到了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就開始有人告訴你應該嫁人了,而因為工作一直上下起伏,又有人告誡你要結婚生子。其實女人懷孕有他自己的線圖,沒有人應該告訴他人應該做什麼,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他認為社會上應該給小爸爸小媽媽多一些支持,社會已經給成年女性很多空間,包括產假、育嬰假,但對於青少年父母,社會只會對他們貼標籤,包括老師、父母都需要再教育。
至於連續三年擔任《拾蒂一、二、三部曲》的編劇郝妮爾則提到,這次創作這個劇本很困難,因為今年沒有具體的加害者,也沒有具體的受害者,除了訪談之外,閱讀更多文獻資料,他發現有些五、六歲的跨性別者早已知道自己的性別認同,讓他懷疑他以前是不是無意中也成了加害人;其實對於任何性別議題,願意互相了解,認識,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更年期,我們社會對年輕人很有愛,但老年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若能跟月經告別,會跟它說些什麼?
而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副司長林維言則表示,青少女對親密關係的期待很深,發生女作家輕生事件後,衛福部感到很不捨、心疼,今年又剛好是性侵害防治法二十周年,他們一直希望這些事情不要發生,因此被害人第一時間一定要勇敢求助,才能將加害者繩之以法,二十年來被害人不敢向公部門求助,還好一直有默默陪伴他們的非營利組織,他鼓勵受害人不要自己舔傷口,現在衛福部已和現代婦女基金會和勵馨基金會成立了性侵創傷復原中心,希望《拾蒂三部曲》也能發揮力量,讓更多受害人勇敢出面,得到療癒。
在歷經《拾蒂首部曲》關於性侵害/性剝削/性利用,以及二部曲的親密關係暴力/目睹兒等重大社會議題後,今年勵馨終於完成了《拾蒂三部曲》,不同於前兩部曲的濃重與深沈的控訴,拾蒂三將重點放在性別相關歧視,透過青少女懷孕的末日經驗(感覺世界即將毀滅)、女性在生育上的自主權、面對更年期的忐忑心境(與月經告別的老化心聲)、跨性別者面對性別暴力的威脅,以及陰柔氣質男性如葉永鋕面對的校園或職場霸凌,呈現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性別歧視。
除了探討子宮和陰道的文化意義之外,拾蒂三也提出對女性定義的挑戰,沒有子宮與陰道就不是女人嗎?非生理女因著性別氣質與性別認同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而遭受歧視,所承受的痛苦比生理女更甚。這些歧視像透明的天花板,有如空氣一樣無形無相,隱藏在習焉不察的玩笑、人際互動的氛圍與態度、甚至社會文化的潛規則當中。
透過「拾蒂三部曲」的跨性別者與陰柔氣質男性葉永鋕的故事,勵馨指出,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不一定相同,生理性別與性別氣質也不一定符合性別刻板印象。其實,任何人只要認同女人,想成為女人,就可以是女人,這次的「拾蒂三部曲」我們也特別邀請到跨性別者來參與演出,演繹自己的心境。
這也是勵馨首度在拾蒂一、二、三部曲中以跨性別者飾演跨性別者,而飾演這名跨性別者年輕時期的勵馨員工莊泰富也表示,和跨性別者對戲和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而據他的觀察,因為跨性別者意識到想成為另一性時,就會開始學習另一性的行為舉止,所以他們身上常有兩種性別特質,是一種很獨特的性格,他也認為社會上應該以他們想要的方式,給他們自在的表達空間,並且友善的對待他們。
而在上述五個主題中,青少女懷孕是勵馨直接服務的項目之一,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根據國健署調查,2015年全台有3230名未滿20歲的青少女當媽媽,其中未滿15歲就懷孕生子有49人,年紀最小的更僅12歲;而勵馨每年約服務三、四百位個案,個案願意親自撫育子女的比例高達9成,可見小爸媽並非如同外界所污名化的樣貌,反而大多願意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
根據勵馨2015年的服務統計,有59%的小爸媽共同扶養小孩,24%是女方及家人扶養,8%由男方及其家人扶養,小爸媽時常要承受社會上的歧視眼光,但是對於願意承擔責任的小爸媽,勵馨認為社會應該提供實際的生活適應,並協助他們做生涯規劃,「以支持代替譴責,以理解代替標籤」,讓他們有勇氣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紀惠容表示,我們的文化中充斥著「男主動、女被動」的性別刻板印象,青少女往往不敢在性權力上有所主張,或擁有性協商權,因此青少女/年需要看見更多平等的性別權力關係圖象,勵馨也一直堅持著性別教育,並期待向下扎根。另外,社會對於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女有很多迷思,認為他們是「無知」的、愛玩、功課不好、不會養育小孩或是性關係混亂,但勵馨在服務中發現,許多標籤都是錯誤的想像;來到勵馨求助的這些女孩是非常多元的,並沒有單一面貌,這些孩子常常都是缺乏「愛」,所以在親密關係中尋求或委曲自己去得到愛。
勵馨的台灣陰道故事,企圖藉由戲劇的呈現,讓民眾看見台灣在性別平權深耕的歷史軌跡,包括哪些重要的性別議題、事件催生了相關法律,並結合勵馨既有的直接服務議題,搭配重要的法律條文催生事件,包括催生性別三法的彭婉如事件(催生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鄧如雯殺夫案(催生家庭暴力防治法)、玫瑰少年葉永鋕(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
勵馨基金會在演出美國劇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的《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劇本十年後,從2015年開始研發台灣的陰道故事,並決定將它們稱為「拾蒂」,分三年創作十個屬於台灣自己的陰道獨白劇本。
勵馨將劇本取名為拾蒂,有三個意涵:
(1) 拾起許多被人忽略、受壓迫的、受傷的女子生命故事
(2) 重新檢視許多根深蒂固對女性的傳統觀點或迷思
(3) 蒂,象徵女王,讓女性成為主體
《拾蒂三部曲》將於6/17、6/18日於台北公演三場,6/24、6/25於新竹公演三場,希望世人透過《拾蒂三部曲》的演出,更能了解女人,同理女人,一同提升女性的地位和權益,誠摰的希望您能共襄盛舉,和我們手攜手一起終止暴力!
最後,讓我們引用葉永鋕的媽媽陳君汝在高雄同志遊行時講的話:「你們手上的車票是到終點站的,絕對不可以中途下車!」「目的地還沒到,請大家在時代的列車上陪我們多坐一會兒!」雖然葉永鋕已經先下車了,但是還有千千萬萬個葉永鋕,會讓列車永不停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