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
|

等的,就是門打開的那一刻

撰文/江敍慈(勵馨基金會 專案編輯)

參加部落運動會、化解阿公阿嬤的爭執、與鄉親一塊叫賣高麗菜……這些經歷,來自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的日常。從2016年開始進入宜蘭縣個案服務,到2020年成為分事務所,相對「年輕」的宜蘭分事務所,以最紮實的步伐踏上宜蘭土地,並一步步走至社區居民的家門口。

 

回首來時路 沒有一步是容易的

宜蘭分事務所主任張玉如提到,一開始,宜蘭居民對「勵馨基金會」這個機構相當陌生,因此團隊積極與社區對話;讓民眾慢慢理解勵馨的定位與服務內容。然而,雖然居民大多都很和氣,但或許是不熟悉,所以對勵馨的服務常是敬謝不敏,當社工進行訪視的時候,居民們防備心較強、甚至有些焦慮。

 

此外,宜蘭有許多原民部落,居民的緊密度更高,卻也較不容易接受外來資源協助,「可能是受性別角色與家庭傳統觀念影響,覺得透過自己人講講就好。」張玉如回憶,比起接受勵馨服務,原鄉地區民眾會較傾向跟教會、鄰里親友、部落耆老等非正式資源求助。

 

「那時候同工真的很辛苦。」張玉如說,為加速社區認識勵馨,社工們進行社區踏查,也就是逐門逐戶拜訪、與社區居民話家常,逐漸讓居民習慣勵馨社工在社區家戶裏穿梭的情形。在滴水穿石的努力下,情況漸漸好轉,居民開始會願意談的更多,當社區有活動時,也會邀請勵馨共同參與。

 

那些細枝末節、卻透著光的片段

在社會安全網的落實下,近年多數高危機案件都由縣政府承接,民間社福團體則提供多元服務、或承接風險較低的案件,宜蘭分事務所社工師王倢妤表示,由於服務時間變長,社工有更多機會和服務對象的重要他人、甚至是相對人接觸,看見事件的不同面向。

 

王倢妤回憶,她曾與某位服務對象的先生會談,發現先生很有責任感、想照顧家庭,卻受限於傳統的性別框架,覺得「男人不該說出自己的感受」而總是壓抑,造成夫妻溝通的隔閡,並在爭吵中失控動手。於是,王倢妤陪伴先生梳理感受,並學習適當表達,而後,先生調整了行為、觀念也有轉變。「他告訴我,透過我們的對談,他才知道原來他是『可以說的』。」王倢妤說。

 

持續與社區、部落「接地氣」的互動,讓居民對宜蘭勵馨的信任慢慢深化,面對較仰賴非正式資源的居民,宜蘭分事務所便與在地資源合作,使民眾也可接受勵馨的服務,經過幾年努力,終於打開些許知名度與口碑。「有些來諮詢的民眾,一談之下,才知道是之前服務對象介紹的。」王倢妤笑說。

 

每一個妳們的家 都在我們的服務考量

服務對象的年齡層增長是另一現象,張玉如表示,近年來,宜蘭家暴案件呈現兩極化,個案年齡層可能很年輕,或是高齡者案件數增加,但這二個年齡層的民眾都不易建立專業關係,因此宜蘭分事務所拍攝親密關係精神暴力防治影片,並獲得企業贊助在往返宜蘭的客運上播放。這是另一個策略模式,除了持續在地服務,也透過媒體渲染力,更廣泛地傳達終止性別暴力的概念。

 

 

談到未來規劃,張玉如強調,「因地制宜」是核心方針;宜蘭的風土民情非常多元,港邊漁村跟山間部落的居民,文化跟需求可能完全不同。新的一年,團隊將持續深入宜蘭鄉間,以期更貼近各個社區的民眾,並在生活瑣事和性別暴力防治的交流下,接住每一個有需要的人。

募資方案
2024守護宜蘭囝仔-性暴力關懷陪伴計畫

邀請您定期定額或單次捐款

陪伴遭受性暴力/性侵害的青少年穩定身心,梳理受傷經驗,看見自己的內在需求,找回安全感,重新與外界連結,長出能量、定位夢想!

前往介紹頁面
相關文章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