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瑛,我渴望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完整的家,雖然我自己扶養孩子,可是我會努力給女兒雙倍的愛,就算沒有帶小孩的經驗,可是我上網爬文蒐集資料、看影片學習照顧技巧,社工還誇獎我照顧孩子很細心、絲毫不馬虎。初為人母讓我感到緊張,但也有很多的喜悅,你看,這是妹妹翻身的影片,妹妹開始長牙齒了,妹妹笑得多可愛啊!」
「我叫阿強,我跟小嵐是青梅竹馬,我們很愛對方,在發現小嵐意外懷孕後,我們決定把孩子生下來,就算要配合寶寶的作息而調整生活方式、晚上還要輪流照顧也沒關係,只是生活開銷增加好多,每個月收入都不夠用,所以我再用假日休息時間去兼職工作。這些日子以來,陪伴在小嵐身邊,看到她的辛苦,讓我發現自己對小嵐和寶寶來說是多麼重要,如果當初我選擇逃避,這些都要由小嵐獨自承擔,她一定會更無助……」
這是勵馨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服務青少年父母們的故事。在非預期情況下有了孩子,成為爸爸媽媽的人生階段提早來臨,被認為本該好好在學校學習的青少年/少女們,在知道自己有了孩子的那一刻,難免帶著慌張、焦慮或恐懼,這麼巨大的轉變,不僅對青春歲月產生無預警的衝擊,更是承受著家人親友和學校師長的責難、同儕間的八卦流言,甚至莫名就遭陌生人質疑「孩子怎麼懂養育孩子?」
然而,從來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怎麼為人父母,每一個人都是在養育小孩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爸爸、媽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學習,這些青少年父母也是一樣。但社工在這群青少年父母身上,看見他們正因面臨諸多質疑,尚留有些許稚嫩的臉龐顯露出更想要承擔責任、照顧家人的成熟堅毅。這種堅強,跟一般成人父母並無差別。
曾有人好奇詢問:「為什麼要把資源給這些未成年懷孕的青少年少女呢?」
勵馨基金會從2000年開始展開青少女懷孕服務,不同於未婚媽媽之家以嬰幼兒出養協助為主的服務,當年台灣社會從社區民眾、家庭系統到社福體系,對於未婚懷孕的女性常充斥負面標籤和汙名歧視,因此勵馨提供一個友善環境,協助未婚懷孕女性進行生養抉擇和未來規劃。
勵馨桃園分事務所從2010年開始提供青少女懷孕及青少年父母服務,對象群除了懷孕的青少女和她的孩子,更包含其重要他人,諸如伴侶、家人、父母、伴侶的家人和父母等。
青少年父母留養小孩的過程將面臨身體、心靈、家庭、經濟上的壓力和挑戰,從中延伸的情緒困擾和家庭衝突,都需要理解問題、抒發情緒壓力和學習溝通協商,讓被迫或自發提早成熟的父母和新生兒獲得所需協助和資源。當正向的支持網絡建構健全,就有機會讓他們穩定下來。
當青少年父母選擇自行撫養新生兒,若有社工協助、陪伴他們學習育兒、餵奶、幫寶寶洗澡的知能,更可能維護新生兒的健康與發展,讓孩子在愛與支持中成長茁壯,避免落入家庭失功能的風險當中。
在學生時期選擇留養孩子的青少年父母,不只面臨多重角色的挑戰,從學生、子女轉換成父母、配偶、媳婦、女婿,同時也遭遇學涯中斷、學歷影響職業的選擇與競爭力,導致工作機會受限。為了賺取足以養育孩子的生活費,從事長時間或日夜顛倒的勞動工作,所換取的只有微薄薪資,在照顧家人與經濟收入之間蠟燭多頭燒,沒辦法稍作喘息。
當青少年父母願意擔負責任,而周遭的人能正向看待青少年父母,並給予生涯發展的協助、提供育兒知能和親職教養的指導,或輔助其擁有足夠的生活資源,都能協助青少年父母踏實地迎向未來。正如阿瑛對社工所說的:「從懷孕到生產,讓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雖然羨慕在學校念書的同學們,但是我不埋怨,因為我修了一門媽媽學分,這是在學校學不到的事,孩子的誕生,是上天賜給我最美好的禮物。」
另一方面,當青少女發現自己懷孕,往往承受父母的失望、責難,但是發現懷孕的無助和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刻,若家人能夠相伴在旁,將更能陪伴她們成長、一起面對困難和評估抉擇。伸出溫暖的雙手,每一份關懷和鼓勵,對青少年父母而言,都是幫助他們穩健往前的力量。
勵馨社工曾陪伴一位非預期懷孕的少女欣欣。當時欣欣的男友離開、父母也難以諒解,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和父母的感受,欣欣原本決定出養孩子。但是最後,欣欣仍選擇承擔責任。她照顧即將成為媽媽的自己,並鼓起勇氣跟父母溝通,欣欣的父母也認真地和她討論養育孩子的抉擇和工作規劃。
在這個過程中,社工從旁協助欣欣和父母討論產後的每個選擇和可能性,評估對欣欣和寶寶而言的優點、辛苦之處,以及家人可以提供協助的地方。漸漸地,欣欣變得越來越成熟、獨立,跟父母的感情也更加緊密。
欣欣生產之後,她和父母決定將寶寶留下養育,他們一起布置家裡、規劃孩子的生活空間,開心的迎接寶寶成為家中一員。家人的支持,讓欣欣發現不一定要給孩子多高級的用品、多有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包容,共同迎接孩子的愛是最幸福的資源。
相信孩子、陪伴孩子,可以幫助他們長出面對生活困境所需的成熟力量。同樣地,若能夠讓青少年、少女充分獲得正確的性知識,父母不必恐懼孩子太早了解性,持開放態度面對孩子對性的好奇與探索,將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情感關係與交往過程的健康態度和價值觀,讓孩子有能力判斷身體界限和性自主權,預防非預期懷孕的發生。
孩子在網路上搜尋資訊的能力,往往超過大人預期。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沒有機會從開放環境接觸正當的性教育,孩子可能會自己透過網路獲得性資訊、影像,卻不一定是正確健康的性知識。當孩子對性感到好奇、困擾、困惑卻沒有人可以討論,反而從A片學習性愛互動、參考網路上錯誤的避孕方式與迷思,將導致難以預測的後果和風險。
身為家長,面對孩子對於性的提問,難免感到困窘、不知所措、不曉得該怎麼回應,但是若能先傾聽孩子的好奇,了解孩子對性的想法,彼此建立正向信任的溝通關係,更可陪伴孩子經歷情感關係中的各種酸甜苦辣。
一直以來,勵馨基金會透過校園宣導活動,引領孩子學習情感發展階段的界限,以及正視情緒感受;讓孩子了解,無論是暗戀、曖昧、追求、告白、交往、分手都需要練習,尊重彼此身心的主體性,尤其學習正確性知識、安全性行為、避孕方法,當孩子對情感關係、對性有正向的認識,不再是懵懂無知充滿困惑,越可以協助孩子建立發展親密關係的能力與判斷力,預防非預期懷孕的狀況發生。
原文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勵馨同工投稿):為何把資源提供給未成年懷孕的小爸媽?讓青少年父母也能踏實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