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

消除偏見工作坊:察覺日常中的偏見 看見更多共融的可能

撰文/ 陳佩儀(公民對話處 倡議組專員)

勵馨近期積極推動「消除無意識偏見」,與企業跨界合作進行系列工作坊與講座,也將這系列的工作坊帶入校園,希望深耕年輕世代,讓偏見不再。

 

就在前幾天,勵馨的夥伴到學校舉辦「消除偏見工作坊」時,有一位同學說,他「不喜歡」要扮演的角色,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一起來看看帶領工作坊的佩儀,和我們分享這場活動,還有他在日常中對「無意識偏見」的反思吧!

 

工作坊的開頭,我們先發給每個參與的學生一張「角色卡」。注意到你拿著角色卡,嚷嚷著說「我不喜歡當這種人!」我心想,這就不是這個工作坊存在的意義嗎?太好了,剛好讓你有機會進入這個角色中,去體會這樣的人,換個位置思考,也許會有機會拉開對話的空間。

 

「你的偏見,不應該成為我『難過』的日常。」然而,要消除偏見,談何容易。偏見深藏在日常之中,常常是無意識的,甚至覺得理所當然。正因為太日常,所以更需要有意識的去談論,去觀察這些細微但可能帶來傷害的偏見。

 

原來偏見就在日常被深化

 

某個夜晚,我獨自走在馬路,迎面來了一群男性移工,我馬上跟他們拉開距離,快步走到對向的騎樓。當下我警覺到,自己的移動,似乎是想迴避某種危險性。

 

但我這種「男性外籍移工隱藏著危險性」的想法是從哪來的?是媒體對移工的報導?還是日常聽到的對話?當下我意識到,自己被植入對移工的負面觀感,很誠實地體現在我的肢體動作中。

 

數年前,我曾到菲律賓參與勞權抗爭團體的工作坊,與會者分享的故事讓我感觸甚深。當下我以為回到台灣後,透過這些故事的連結,應能讓我對移工多一些理解與友善。但原來這樣的想法真的太小看每天日常中綿密的偏見建構與強化。

 

發現自己的偏見 嘗試帶來改變

 

日常就是道場,如果我們好好觀察自己內在關於族群、性別、階級、城鄉地理差距……的刻痕,會聽見那些「她/他就是這種人」、「男生/女生都是這樣」、「年輕人就是不懂事」、「老人家反應就是比較慢啦」、「你們南部人都……」、「原住民族怎麼可能不會唱歌?」、「精神病患都是社會的未爆彈」,這些不經意說出口的日常,你我應該都可以繼續羅列。

 

或許,這些句子反映出的是我們的經驗。只是,這些經驗不需要被檢視嗎?這些經驗會不會否定了更多「共融」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正藏在許多的故事中,被擠壓在想真心傳達卻不被聽見的聲音中。若能看見這些可能性,也許,這個社會還能有機會減緩日漸升高的對立與敵意。

 

你說「我不喜歡當這種人!」於是我湊過去跟你聊聊,這種人是什麼人?你感覺到不舒服的原因是?這個角色卡中有每個人的祕密心聲/故事,你看完的感覺是什麼?其實,你還在一陣的不爽中,繼續說著他就應該要OOXX啊!你強烈表達就是討厭這樣的人,根本無法想像自己還要進入這樣的角色,以這樣的人物設定跟角色任務來討論提案。

 

當你的日常設定跟我的刻意設定產生火花時,這一刻至少我覺得是有意義的。這個刻意的設計,讓你得要進入不一樣的性格、性別中,那樣的抗拒,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偏見覺察。

 

工作坊的尾聲,需要參與的人設計一個消除偏見的行動。有好幾組不約而同地提到校園中外籍生的議題,有的特別指出是東南亞的外籍生。雖然在短短兩個小時的工作坊中,還來不及討論出明確的的行動提案,但同學卻主動表示,接下來會持續後跟老師討論解方,原來,這正是校園中日漸升高的偏見議題。期待同學後續的行動,希望能開出友善的花朵。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