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的「五寶爸事件」,一名家有5個小孩的27歲男子在去年底於網路上貼文表示想賣掉家中嬰兒推車以籌措小孩醫藥費,引起網友關注。後來得知這位父親家中經濟狀況艱難,陸續有善心民眾捐款、提供工作機會等,然而卻又有人爆出男子曾屢次接受協助卻閃電辭職,照顧小孩也「出包」等負面消息,引發許多討論。有人同情、有人批評、有人嗤之以鼻,關於經濟補助與安置等議題,更是形成熱議。
這類型家庭背後確實有許多議題可加以探討,但絕不是要指責或歸因,而是期待整個社會能變得更好。
從事目睹暴力兒少服務兩年多以來,接觸過不少與五寶爸家庭內、外在條件有些相似的家庭:多子、中低收入戶、父母親職功能較薄弱。看到五寶爸的故事,我想起曾服務的一位目睹暴力兒少──小黑。
第一次見面,小黑已是國中生。他是家中長子,下有兩位弟弟,爸媽無穩定工作,一家五口承租老舊的平房居住。
小黑提到,他國小一、二年級時,曾因家庭暴力、經濟弱勢等多重因素而被安置一段時間。看他笑著陳述當時發生的種種有趣、難忘經歷,我下意識與他現在的家庭對照:他與大弟幾乎負責所有家務,爸爸待業中,媽媽有身心障礙,有時發病還需幫忙照顧。我不禁好奇的問:「如果有機會再回去安置,你願意嗎?」
沒想到,他立即大力搖頭,好像深怕我看不見他的心聲,下一秒就會採取什麼行動。
小黑的反應讓我很訝異。據了解,他在安置機構並未遇過什麼特別不好的事情。有時候犯錯會被那裡的老師責罵、或者飯菜不好吃等,這些經歷在家中也會發生,因此我想應該不至於讓他如此抗拒才對,那原因究竟為何?
「那裡又不是我家。」平淡簡單的話,看似理所當然,卻劇烈衝撞我的內心。
是啊,即便我們因為義務教育,從7、8歲開始每天上學8小時,甚至接著去補習班,在家時間最多是睡覺,但也幾乎不會把學校視為自己的「家」。可見,「家」背後反映出的是人的幼年安全依附,以及愛與歸屬感需求的重要性。「安置」不一定可以取代這些功能。
身為目睹兒少社工,依附關係議題與我們密不可分。家庭暴力容易使一些主要照顧者自顧不暇,忽略對孩子的關注,尤其在情感支持層面,使目睹兒少未能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這並非要指責或批判照顧者,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當本身的親密關係未能處理好,想提供孩子足夠的溫暖與愛,也變得困難了。
只是,這些目睹兒少的安全依附需求未被滿足,仍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此時,目睹兒少社工便會與主要照顧者的社工合作,由主要照顧者的社工先協助處理他們的困境,從中逐漸提升能量,直到主要照顧者能開始將焦點放在孩子上後,再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親職能力,協助他們重拾照顧的責任感。
所謂「依附」,簡單的說是指「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之間的照顧與情感關係」,不是只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或口頭上說愛就足夠的。
許多研究皆指出,未能在安全依附關係下長大的孩子,對人往往充滿不信任與負向情緒,包含憤怒、憎恨、失望等,進而阻礙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及自我概念的正向發展。以我服務的另一位目睹兒少──Apple為例,國小四年級的他家裡經濟小康,父母離異,因目睹媽媽和同居男友的暴力而進案。服務過程中,發現Apple的人際關係不佳,在班上只有一個朋友,與其他同儕疏離,對人也充滿不信任。即使我服務了一年,仍無法與他有好的關係。
我們發現,當Apple的朋友不太理他時,他就會產生極端負面的想法,我與老師都為此感到擔憂,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他?父母離婚?媽媽的男友對他不好?還是被誰霸凌過?我們盡可能的抽絲剝繭,然而以上猜測卻只是不斷被推翻。直到與Apple的媽媽談話,她說:「他從小就這樣了!」再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原來Apple嬰幼兒時期,父母因長時間在外工作無法顧及孩子,Apple的主要照顧者不斷變動,使他重複經歷著「被某人照顧,再被某人不顧」的感覺,安全依附關係便難以穩定形成,Apple眼裡的世界也從此變調。而我們至今,仍在為這件事努力。
對照小黑的狀況,雖然小黑從小面對的經濟條件更劣勢,但他嬰幼兒時期曾被用心呵護,帶來好的安全依附關係,使他對這個世界願意相信、探索、來往,人際關係卻反而不錯。可見,有時不是只要目睹家庭暴力或家庭經濟弱勢,就會使兒少產生問題,而是因家庭暴力或經濟弱勢使愛與照顧缺乏,才使兒少的成長面臨困擾。
當然我還是要慎重澄清,造就一個「人」,絕不是僅依附關係這個因素!只是,其所占的比重是不可忽視的。
所幸,幼年的不安全依附關係所影響的負向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及自我概念,是可藉由後天創造的「成功經驗」來重新形塑。這也正是我們社工的服務目標之一。藉由定期面談,讓目睹兒少經驗到被在乎、被關愛的感覺,即便過程中雙方有不愉快,社工也不會輕易拋棄他們,反而接納他們的負面情緒,以期待讓他們看見與肯定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協助他們看見自己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如何影響他現在的人際、情感與自我概念,進而協助培養適宜的正向互動方式。
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十分不容易,常常需歷經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也是為何有些目睹兒少的服務期程會比較長的原因之一。
你或許會問:依附關係很重要,但當孩子面臨弱勢家庭或家庭暴力,又該如何抉擇呢?
所謂「目睹暴力兒少」,是指直接或間接看/聽到家庭暴力的兒童與青少年,他們大多不是被施暴的對象,只是在涉及暴力議題的情形下,社工仍需小心謹慎地確認這些目睹兒少的人身安全,畢竟確實還是存在少數兼具被害人角色的孩子,可能會有安置需求。
不過我們在工作中的發現是,大多主要照顧者,無論是施暴者或受暴者,其實都仍是愛孩子的爸爸、媽媽,只是缺乏適當的方法與能力照顧。因此,比起決定安置與否,目睹兒少社工更常做的是嘗試與「主要照顧者」溝通,尤其針對仍處於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主要照顧者的「親職功能」更是我們服務的焦點!期待經由協助,能給予這些目睹兒好的安全依附關係,進而有助於他們未來人格、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正向發展。
總之,幼年依附關係對人的身心發展具深遠影響是事實,孩子的人身安全需被保障也是事實。輿論已有許多針對五寶爸事件提供的建議,但究竟什麼決定對孩子是最好的呢?如果任何一項決定對孩子都會帶來某部分傷害,那該怎麼辦?又或者是否可能調整現存的社福體制,為有需要的家庭創造出更理想的服務制度?
以上種種問題,映照出社工的服務常需面臨的兩難處境。社工絕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除了需具備專業的評估與處遇能力,也需有高抗壓性與自我調適能力,畢竟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人、是家庭。因此,無論是目睹家庭暴力或是家庭經濟弱勢的兒少,抑或是他們的主責社工,都需要整體社會多一份的關心與支持。
原載於 獨立評論@天下 – 從「五寶爸事件」談依附與社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