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蟬聲的轟鳴漸漸褪去、巷弄間嬉戲玩耍的身影開始變得稀疏,我們知道又有一個夏天即將過去。暑假的結束代表一株株青春無懼的小伙又將回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奔竄,他們會談論彼此在這個暑假又經歷了哪些有趣的冒險和莽撞,也許還會相互分享一些與家人遠遊的伴手禮,在青澀的婉轉裡慢慢熟悉回放暑假前的親密,然而,在不被看見的某處卻有著一群同樣青春、同樣無懼的少女,踏不回那個走廊,尋不回那份親密。
依據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於民國109年之服務數據統計,僅有6%之非預期懷孕青少女得以維持在「持續就學」的狀態,而且尚無法確認這6%的青少女最終是否都有如願取得畢業證書。時常見聞一些對懷孕青少女的批評是關於她們的「不愛讀書」,甚至將非預期懷孕事件的發生歸咎於她們自己的「愛玩」與「不會想」,而這些批評者大多站在遙遠疏離的他處,冷漠地依據自己的經驗和想像生成無須負責的標籤。
今年為勵馨基金會開展青少女懷孕服務的第20年,在這20年的直接服務經驗裡,我們可以發現個體的生命走向往往與原生家庭及外在文化環境密切相關,我們所服務的這些青少女懷孕者大多缺乏被良好照顧的經驗,這樣的缺乏可能從幼年時期開始、也可能發生在求學階段,她們也許從未被身邊的重要他人認為可以把書讀好、從未在考到90分的時候獲得照顧者的一句肯定,也許,家人連一次書局也沒有陪她們好好逛過,慢慢地,她們不再認為自己可以勝任學生的任務,「學校」漸漸形成一個乏味、無法給予成就感的場所,她們游離於其中,如同游離於這個社會、游離於自己乏愛的生命。
當然,勵馨從不認為「就學」會是擁有幸福人生的唯一途徑,對於這些年輕的母親而言,她們所企求的不過是多一些些的選擇與善待,包括校園制度的設計與文化氛圍是否能夠接納與友善那些想重返校園的青少女母親,就業場域對於有育兒任務、缺少學歷基礎者是否可以提供機會與相應的托育措施。
非洲有句諺語如此說:「要養育一個小孩,需舉全村之力。」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每一個生命的舉起都需要整個大環境的包覆與挪動,不僅是年幼的嬰孩,也包括這些年輕的媽媽,希望我們可以記得,在「母親」這個角色之外,她們仍然同時是一個對生命充滿好奇與想望的青少女。
更了解小媽媽的生活,請參考:借我妳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