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

【勵馨觀點】性別刻板印象——男生不敢戴粉紅口罩?

撰文/林暐豪(社工諮商部議題專員)

日前有媒體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提及,有小男生因口罩顏色為粉紅色,怕被同學嘲笑而不敢戴。衛福部長陳時中、教育部長潘文忠對此紛紛做出回應,於記者會時戴上粉紅口罩,並宣導顏色與性別間並無直接關聯,任何性別皆可戴上任何顏色的口罩。

 

有關當局及時的回應,為破除顏色性別刻板印象有很正面的幫助,為學童建立了男女皆可穿戴不同顏色之衣著配件的正向楷模。然而時至2020年的現今,男穿藍、女穿粉紅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居然依舊存在,不得不讓人深思,我們的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是否仍有不足之處。

 

回頭來看,究竟顏色與性別之間的連結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呢?

 

與時代一同變遷的「粉紅色」意涵

 

最起初,顏色與性別其實並無關聯,兩者間的關聯直到1900年代開始才因為服裝業者的行銷手法而逐漸成形。服裝業者發現,若是將人們依性別劃分為男女,並提倡兩種性別適合不同的顏色,將相當幅度地增加他們的營收。

1918年,貿易刊物提到粉紅色代表強硬、果斷,是男性的顏色;而藍色象徵纖細、精巧,是女性的顏色。

1927年,<時代雜誌>印刷了一個顏色表說明了適合不同性別的顏色,其中粉紅色是男孩的建議顏色。

 

上述資料說明1920年代前後,男性與女性的代表色跟現在的情形是完全相反的。這種風氣持續到1940年代,才又因為美國服裝業者發出的市調聲名表示男性多穿藍而女性多穿粉紅,影響了嬰兒潮世代對顏色與性別的聯想,建立了現今的顏色性別聯結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認定,顏色與性別之間的關聯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理由,單純就只是這樣的二元劃分在業者的宣傳下使大眾耳濡目染罷了。

 

自嬰兒起受耳濡目染,使男童不敢戴粉紅口罩

 

然而這樣的價值觀卻深深影響著社會大眾,形成了一種刻板化社會期待。嬰兒從出生被辨認生理性別後,受到顏色性別刻板印象影響的家長就開始給男孩買藍色的衣著、玩具,而給女孩買粉紅色的。孩子在0-6歲尚未形成自己的性別角色認同時,對於顏色的偏好已深刻受到了環境的影響,以致長大後在社會中形成了男性多偏好藍而女性多偏好粉紅的現象,更進一步地強化了原有的刻板印象。

 

不幸的是,總會有不符合這種刻板化社會期待的人存在,他們為了迎合這種毫無道裡的群眾期待而必須壓抑自己的喜好,又或其實不在意顏色但因為怕他人眼光而畏畏縮縮。一名怕同學嘲笑而不敢戴粉紅口罩的男童的鮮明形象,正充分顯現了這樣的狀況依然存在。

 

從粉紅口罩風波,看見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重要

 

當然,在眾多的刻板化社會期待中,顏色只是其中之一。舉凡玩具選擇、性格表現等到成年後的職業選擇、家務分工、衝突應對方式等,只要不符合刻板化社會期待,便很容易被他人投以異樣眼光。這樣不友善的社會氛圍限制了個體自主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更嚴重則會造成個體成長歷程中承受他人壓迫與輕蔑的經驗,對於我國學童的身心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這種刻板化社會期待的社會氛圍之所以會持續或甚至被強化,其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接收到了這種期待,在就學後學會用這種期待去評價周遭同儕,並在長大之後複製這樣的期待給下一代的孩子。要停止這樣的負向連鎖,是必須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多管齊下努力才行的。

 

以顏色為例,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必須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家長可以提供多種不同顏色的玩具與衣物,從小就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喜好的顏色,就不會讓孩子建立只能依據自身性別選擇特定顏色的刻板印象。而要做到這點,家長原本的刻板印象就必須被扭轉,因此社會教育就顯得重要,才能夠讓社會中絕大多數的家長都不再複製刻板化性別印象給下一代。在這樣的前提下,輔以現今校園的性平教育,當有小男生要戴上粉紅口罩時,就不再會需要擔憂被同學嘲笑了。

 

透過這次的時事,衛福部長等人提供了良好的性別教育宣導。然而,要能夠永久扭轉不友善的社會氛圍,是需要靠每一個社會大眾的努力來達成的。希望你我能共勉之。

 

參考資料:

Jo B. Paoletti, 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Girls From the Boys in Americ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 87

Smithsonian, When Did Girls Start Wearing Pink?, April 2011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