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

【勵馨觀點】《82年生的金智英》與《大餓》背後的性別故事

撰文/林暐豪(社工諮商部議題專員)

淺談《82年生的金智英》

 

去年11月底,《82年生的金智英》在台灣上映。主角金智英是一個韓國社會中的典型女性。她從小到大被父親、夫家親戚乃至於素昧平生的路人,用社會對「女性」的既定性別角色標準要求與評價。

 

婆婆認為比起追求職涯發展,身為一個女性更該照顧家庭、養育孩子;父親見她求職不順,就喝斥她「別找工作了!不如找個男人嫁了實在。」;而毫無關係的路人,則怪罪她帶小孩出門購物,花老公賺的錢在外逍遙,甚至用「媽蟲」——這種充滿性別歧視的詞彙來攻擊她。

 

在金智英的原職場中,有令一位女強人上司,即便工作表現極為出色,同事們依舊用「女性」的性別角色期待套在她身上,批評她不夠盡責,「沒有在家生兒育女。」

 

這部並不誇大、十分樸實而真切的描繪韓國社會現況的影視作品,卻遭到了韓國社會大眾大舉撻伐。不少人宣稱女性在社會中並沒有遭到這樣的對待。

 

韓國社會刻板的想像與期待「女性」角色,民眾甚至否認這種現狀與歧視存在。

而台灣呢?

 

淺談《大餓》

 

同樣在去年11月,台灣電影《大餓》於台灣上映,得到諸多好評,入圍多項電影獎項。《大餓》的主角姜映娟是一名因為體態肥胖,而被親戚同儕歧視、霸凌,因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的女性。她為了改變身材而嘗試減肥卻不甚順利,一度弄到自己身心俱疲。

 

與《82年生的金智英》相比,《大餓》呈現了另一種社會女性角色的刻版化期待:維持苗條身材。
即便姜映娟其他方面能力表現優秀,社會卻以減肥是否成功來評判她的努力程度,視她為有缺陷、不完美的人。安親班小孩嘲笑她為恐龍老師,談戀愛時男方好友嘲弄說「男方胃口很大」;甚至在差點被鄰居性侵後,其他鄰居們還嗤之以鼻地表示「誰會看上她?」

 

《大餓》除了呈現社會對女性身材的期待,電影中關於姜映娟工作的安親班中一名男童的橋段,也同時描寫了台灣社會對「男性」的性別角色期待。

 

劇中男童,小宇,具備較陰柔的性別氣質,喜歡穿著通常為女性穿著的裝束,這讓他被母親認為有病。因為自身特質與社會期待不符,小宇必須壓抑自己的喜好,才能夠被社會所接納——這些角色的生命故事,都血淋淋地訴說著:台灣社會中對於各種社會性別角色刻板化的期待。

 

「性別」總不斷被強調,彷彿生為一個人前,自己更是一個「男性」或「女性」。

 

「男性」被要求應該要陽剛、必須壓抑自己的情緒、負擔起家中主要的經濟責任、談戀愛過程中必須主動,「女性」則被希望呈現出陰柔特質、身材要苗條、承擔主要的照顧責任、必須以家庭而非職涯為重。在已經是2020年的今天,「性別多元價值」的觀念早已宣導多時的現在,這些用性別刻板印象要求男性與女性,並懲罰與主流性別形象不合的人的社會風氣卻依然存在。

 

然而,每個人總是或多或少在某個面向上不符合刻板性別角色的要求,可想而知有多少強迫自己滿足社會期待、被他人攻擊不是個合格的「男性」或「女性」的人,在這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傷害。

 

無論是《82年生的金智英》或是《大餓》,都在警醒我們,比起在乎什麼性別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我們更應該在乎每個人自身獨特的特質。這些特質不應該受到刻板化社會性別角色的侷限,我們的社會應該要能夠讓每個個體都自由自在地發揮屬於她/他個人的特色。

 

不論是家庭職務分工、工作職場表現、身材樣貌、服裝喜好、陽剛/陰柔氣質、情緒調節模式等,都應該讓所有人能夠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該是必須假扮出特定的形象才能填進刻板化性別角色挖出來單一形狀的坑中。

 

共創多元包容的友善環境

 

勵馨邀請您,與我們一同創造多元包容的友善環境,讓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夠按自己喜歡的樣貌活著,是你我都可以從身邊開始努力的目標。

 

你我都可以一同擺脫性別角色的包袱,坦然地稱讚每個人獨特的優點,見到每個生命發光發熱的自我價值。

 

刻版化社會性別角色還會造成什麼問題?
延伸閱讀:要求人們符合「刻板化社會性別角色」,既過時又殘害身心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