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

【男人想想】尋找父親的男孩

撰文/郭雅真 (勵馨基金會特約講師)
轉載/想想論壇

在十多年的男性情感教育工作歷程中,談到「父與子」這個主題時,總是特別安靜,男孩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方能憶起、整理、說出那位無論缺席與否,總是在他們生命中佔有相當影響力的父親。

在此分享幾則男孩尋找父親的故事。

 

之一:「爸爸,你是誰?」

小君說當他十歲第一次看見出獄返家的父親時,不知道他是誰,雖然聽媽媽的話喊他「爸爸」,和父親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但面對父親、他依舊感到陌生。

 

「他是誰?」新生入學的AB表格上,照媽媽說的,在父親的職業上填了「木工」,但從沒見過他伐木砍材; 校慶、園遊會不曾見到他,因為又有朋友來找他談事情,是什麼事情需要堆砌這麼多的髒話才能談?為何他的朋友身上都有刺青?而爸爸未歸的夜晚,小君學會假裝不知情地面對臉色憔悴的母親。

 

一直以來,都是由身為媳婦的母親,獨自帶著小君去掃爺爺奶奶的墳。在小君二十歲的清明節,父親首次一起去掃墓,離開前,他撇見父親抽著菸靜靜凝視墳上的照片,父親灰褐色的眼珠有一層不知是被煙還是回憶薰出來的淚光。小君好奇:爸爸在想些什麼?究竟他是誰?倘若有天是我站在爸爸的墳前我會想些什麼呢?

 

於是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爸爸是誰?」

先向母親打聽,媽媽提起當年奶奶中風行動不便時,八個手足,只有父親願意獨自擔負起照顧奶奶的責任,「原來他曾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有天母親胃病犯了,晚上補完習回家發現餐桌有一鍋父親熬的瘦肉粥,雖然不是很好吃。「不過這可能是爸爸對媽媽的愛吧?」

 

霸王寒流忽然來襲的週末早晨,發現塵封一年的暖氣機已被父親拿出來放在客廳茶几兼書桌旁,「爸爸怕我冷?」

 

同住一個屋簷下的父子依舊安靜,但漸漸地,小君越來越知道爸爸是誰了?也不自禁問即將邁入婚姻的自己,不久的將來,也可能成為人父的我,要如何讓我的兒女知道我是誰呢?

 

之二:衣櫥裡的父親

浩浩七歲的時候,父親因著突發性的疾病過世了。媽媽告訴他:「爸爸去了天堂,那裡很好,沒有眼淚也沒有煩惱,以後我們大家可以在天堂相聚,上帝會代替爸爸照顧我們。」

 

浩浩常會在放學的下午,打開主臥室、房間、書房、廁所、後陽台的門,再翻找每個櫃子、抽屜、行李箱,想要找到那位代替父親的上帝爸爸,但,他沒有找到。

 

「媽,妳愛我嗎?」

「當然愛啊!」

「如果妳愛我,為什麼要把我從那麼美好的天堂帶到世界上來,如果我在天堂,我就可以跟爸爸在一起玩了。」……媽媽想了想:「可是,如果你沒來到這個世界,就吃不到冰淇淋了耶。」浩浩笑了出來。

 

成長過程,浩浩仍常常打開爸爸的衣櫃,躲在裡面、被爸爸的穿過的衣服環繞包圍著,等到身體大到躲不下了,就坐在衣櫃旁、望著這些衣服,他慢慢明白是那份對爸爸的濃濃思念,讓他想要不斷、不斷地尋找父親。

 

尋找父親的男孩,往往在內心深處渴望知道:「你愛我嗎?」、「你以我為榮?」或「如果愛我,為什麼你會打媽媽、離開我們…?」、「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你感到驕傲?」、「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你卻仍然沒看到?」……這些問題如果能夠解開,這位男性的情感發展將會更加完整,但倘若沒有,他極有可能會抱著無解的困惑與許多的遺憾,進入親密關係,面對心愛的伴侶、兒女,時常感到困頓、不知所措。

 

父子間的情感疏離,是可以改變也需要努力的,哪怕是在夏日的午後一起打場籃球、吃碗刨冰,或一同DIY組書櫃、衣櫥,創造一些共同活動的經驗、有些對談有所互動,這些點點滴滴都能讓我們的兒子,有足夠的能力回答:「爸你愛我嗎?」、「你以我為榮嗎?」、「在你眼中,我是誰?」這些藏在他內心深處的問題。

 

當然,有些時候,因著意外、疾病、死亡…等因素,男孩的父親就是缺席了,那麼該怎麼辦呢?有些幸運的男孩會從學校老師、球隊教練、親族長輩、教會牧師、打工的店長…等生活中接觸到的男性長者當中,找到過渡性替代的父親形象,這些男性長輩毋需完美,只要夠好、夠關心男孩,亦能幫助男性建立饒富彈性與情感的特質。

 

在前面「爸爸,你是誰?」的故事中,父親曾入獄的小君就曾經提到是小六的班導教會他「原來男人也可以哭」,在距離畢業典禮不到一個月的某天班會,這位帶班甚嚴但暑假也會帶著全班游泳、吃刨冰的班導,當著全班的面前說:「同學抱歉,老師接下來必須請長假,回去照顧師母,因為她被醫生判定罹患乳癌第三期……(哽咽),但是你們畢業典禮我一定會回來參加……。」小君記得那天全班無論男女哭成一團,也是那天他明白原來男人哭泣並不丟臉。

 

其實更放大的來思考,我們整個社會塑造期待的「父親形象」是什麼呢?嚴肅不已、賺錢養家、不苟言笑、不做家事?或者是可以把屎把尿、出席家長日、陪伴孩子看偶像劇?整個社會對於父親形象的期待,默默地影響著男孩對於父親的追尋,或許鬆動對父親的傳統僵化期待,打造更加多元彈性的父親形象,是我們每位家長、教育工作者…活在這個社會的每一位都可以思考、努力的。

 

內容未完,全文詳見《想想論壇》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592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