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

【臺東性別地景2】炮炸寒單爺的陽剛氣質表演,與天后宮媽祖的「母職」與「神職」

撰文/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2024年開跑的「性別地景」專案,歷經半年取材、拍攝、撰文、繪製,終於完成!我們將帶您從歷史痕跡、自然景觀、民間信仰、政治地標、農村婦女的日常生活等五方面,深入探索專屬台東的性別文化與地景樣貌,一起來看看吧!

 

臺東的「炸寒單」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作為台灣寒單爺信仰發源地的臺東,堅持男性才能上轎。相較於陽剛的寒單爺,供奉「女神–後山媽祖」的「天后宮」是臺東人氣最旺的寺廟。像家人一樣親近的後山媽,母職色彩也體現在她的神職任務上。即使在已經成為神格的寒單爺或後山媽,也可以在信仰的脈絡中看見值得深思的線索。

 

炮炸寒單爺:陽剛氣質的身體表演

臺東元宵節民俗活動—炸寒單,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成為臺東每年吸引眾多遊客的活動。位於臺東市正氣路2-1號的「玄武堂」,是電影《寒單》的拍攝地,據廟方指出,「玄武堂」供奉的神明,是道教正統的「武財神趙天君」。

據稱,趙天君出身中國北方「邯鄲」(現中國河北省),「台灣不少地方都有供奉,但『炸寒單』只有臺東有」採訪那天值班的大哥說,「我們炸寒單的習俗已經有七十年了,最早鞭炮只是丟在抬轎經過的地上(跟其他神明的形式差不多),不是像現在直接丟在人身上。」

為什麼演變成今天的形式?大哥說:「聽說(七十年前左右)有一次可能鞭炮炸到抬轎的人,雙方起了爭執而互嗆,血氣方剛的抬轎者於是上轎讓信眾直接將鞭炮丟他身上。」就這樣,演變成今天臺東特色的炸寒單活動,大哥說,其他地方的炸寒單都是從臺東傳過去的。

聽著故事、看著眼前掛在「玄武堂」側廳牆上炸寒單的畫以及電影海報,整個濃濃的「陽剛」氛圍。這是個問「性別問題」的好時間嗎?不管了,先問再說。

🙋‍♀️:「這幾年看到連外國人都上轎被炸ㄟ。」

💁‍♂️(仍然興致盎然):「對阿,他們都來體驗拉,很多人都想體驗。」

🙋‍♀️:「而且都是男生才可以?」

🤷‍♂️(突然頓了一下,轉頭對著我,同時眉頭皺起來,語氣堅決):「當然阿,只有男的可以。」隨即轉過身去看著沒有人車經過的街道,背著我:「女的……成什麼樣子。」

空氣隨著對話停止流動,尷尬至極。或許,「性別」提問在某些場所、對某些人,仍然有「合不合適」的時機限制?像是在廟裡?事實上,在台灣,女性因為月經來不能進廟裡拜拜、或者不能拿香等種種性別禁忌也時有所聞。

據悉,寺廟對於性別的規範,主要取決於供奉的神明,「文廟」、「武廟」有微妙的差異。可能因為「玄武堂」寒單爺是「武財神」,女人上轎仍然是禁忌。不過,新聞曾報導,2019年花蓮(玉里)就第一次有「女寒單爺」上轎被炸的身影,還強調是經過向神明擲茭三次都得到同意 ,今年也仍然有「女寒單爺」出現。

 

臺東天后宮:後山媽祖的「母職」與「神職」

相較於陽剛氣息強烈的臺東寒單爺,主殿供奉女神「後山媽祖」的「天后宮」,是很多老臺東市民心中人氣最旺的寺廟,從小到大每年過年一定要去拜拜的阿,再加上考試、求願、祈福這些事情都會想到去拜拜。天后宮作為在地臺東市民心靈保母,從滿滿的還願單可以看出。

不僅如此,天后宮其實大有來頭,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台東市天后宮為百年寺廟已列為台東縣歷史文化建築,光緒帝御賜靈昭誠佑匾見証其歷史地位,臺灣的媽祖廟有五間官廟,此廟是清朝認證的最後一間,也是東台灣唯一的官廟。」

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媽祖娘娘被臺東在地人親切稱呼為「後山媽」,台灣人對她的原型故事都不陌生。

台中教育大學林茂賢教授的文章〈臺灣人為何瘋媽祖?──媽祖文化隱含的母親意象〉指出:「媽祖之所以成為臺灣民間重要信仰,更關鍵的因素,其實是媽祖的『慈母意象』。」

慈母的形象除了像家人一樣親近的稱呼,如「後山媽」還有諸如「媽祖婆」等,當然,她的「母職」也體現在她的「神職」上:「移民初期,媽祖有助戰、平亂、除瘟疫、病蟲害、降雨、治病、救災等多重功能,現今媽祖又兼具婚姻、生育、護幼等母性職務,媽祖已由海上救難神轉化成溫柔、慈愛的母親之神。媽祖是女神,具有母親特質,因此信徒每逢私密之心事,常會尋求媽祖作主,諸如交友、戀愛、婚姻之事,不宜向其他神明祈求,就會轉向媽祖求助。

中研院研究員民族所張珣在《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中,將台灣的媽祖文化與西方女神文化作比較:

媽祖與許多女神一樣,其未嫁、未生產的聖潔乃為女「神」特質之一,但矛盾的是中國文化期待女性能扮演結婚生子的角色,二者間亦存有緊張關係。……早期僅稱「靈女」,封號為「夫人」,晚期則封號為天后、聖母。到了聖母方始完成一個中國女人理想的角色。官方稱聖母,民間則喜稱「媽祖婆」,「娘媽」,「姑婆」這種帶母性長者色彩的名稱,反映民間對一個婦女的期待。」

性別無論是作為文化中的象徵或符號,即使已經被提升到具有「神格」的「寒單爺」或「後山媽」,我們也都可以在生活/文化的脈絡中看見值得思索的線索。打開性別眼,生活處處有驚喜?!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