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8
|

一條遙遠的旅程

撰文/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拯救莎曼珊》一書,作者莎曼珊自傳式書寫她受虐、缺愛的童年,青春期嚴重的憂鬱與自殘狀況,令人同情。但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勇敢尋求治療,找到最適合她的療程,試著甩掉控制她負面思考的「饒舌盒」,重新面對走上復原的旅程。   這是美國的一本暢銷書,一位勇敢的美國女性寫出自己受虐、復原的故事,我很期待台灣也有像這樣的本土自傳式書寫的故事。其實,台灣的受虐兒何其多,若有人願意像莎曼珊一樣跳出來書寫本土故事,相信可以讓台灣社會更多了解受虐兒真實面貌。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去年超過一萬六千位兒童受虐,平均每天超過45名孩子受虐,每72小時就有一名孩子受虐致死,它還在持續增加中,這個數字讓人難以忍受。這些帶著嚴重生理或心理創傷長大的孩子,那哭泣的內在小孩就像夢魘般地控訴著他她,如莎曼珊形容的『饒舌盒』不斷的在耳邊七嘴八舌,如三姑六婆的搬弄是非,讓她陷入無底洞的負面思考,轉出不來。   這會嚴重影響他她的工作、人際關係,也就是說童年期的創傷不會自然痊癒,除非他她有機會接受治療,否則這個創傷會蔓延到長大成人,而且可能氾濫成災,完全失控。若根據內政部統計每年超出一萬五千位的孩子受虐,那台灣現在應該潛藏著數十萬因為童年期受虐而受苦的人,其症狀可能包括憂鬱、自殘的人。   台灣近幾年才多一點重視兒童心理創傷與治療,甚至包括目睹暴力兒童的療癒也開始被重視,但是對於童年期創傷的成年朋友,則沒有資源給他們,除非他現在受到家暴,政府才有資源介入。   拯救莎曼珊讓我們看到童年期創傷的殺傷力,它不斷的侵蝕她的身、心、靈,讓她的人際關係、工作都受到影響。其實,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家庭暴力除了傷害個人之外,它讓國家競爭力損傷,經濟下降。所以,家暴不是家內事、更不是個人的事。   我期待,台灣開始重視童年期創傷成年朋友的療癒工作。因為台灣過去沒有資源給這些童年受創的孩子,他們無法在童年期即接受治療,卻帶著創傷長大,我們應看到他們的苦難,讓他們有機會像莎曼珊一樣進入復原旅程。也唯有如此,台灣才能早一點看到本土受虐重生者的傳記書寫。 ※捐款1000元支持勵馨協助童年期創傷婦女走向復原之路,致贈《拯救莎曼珊》乙冊。下載捐款授權書

相關文章

訂閱電子報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分享
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