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他們都這樣啦,吵一吵又不離婚,被打也活該阿!」一次次看著報導家暴新聞底下的網友留言,其實很可以理解民眾的情緒:為什麼這個受害者「堅持」要留在施暴者身邊呢?
身為目睹暴力兒少社工五年的日子裡,我和孩子們一起重新經歷過往目睹家中衝突的感受,也和孩子們一起共感無助、恐懼及擔憂。偶爾,我們亦一起回想那些曾經讓孩子感到快樂和幸福的生活。
然而難以撼動的衝突生活,還是佔據了孩子大多數的日常。孩子們往往無法預測衝突發生的頻率,當衝突驟降,他們內心充滿擔憂卻也無能為力。而我們目睹社工也有同樣的傷痛,我們深感父母衝突難以停止,常常和孩子一起陷入「失控」處境,不知該如何找出「停止現狀」的按鈕。
我們與孩子共同受困,也陪孩子一起掙扎。重複掙扎的工作生涯,讓我一度懷疑工作可以給予孩子們什麼。慶幸的是,經過我們反覆和家長們說明「目睹衝突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後,我們也逐漸接住那些獨自揹著傷痕成長的父母。從那些恍然大悟又或是忍住眼淚的雙目裡,我們再次看見了那個曾經無助和害怕的孩子。
抱持著這樣的「看見」,我踏入了前端的親密關係暴力服務,偶爾心裡還是會跑出懷疑的字句,疑惑「為什麼要重複在這樣的關係裡掙扎?」。但當這樣的念頭跳出時,我會提醒自己:要去看見眼前的人剛歷經了怎樣的受傷,她/他的心裡可能還沒有力氣,沒有辦法去積極去做出讓生命不同的決定,例如離婚,例如分手。
從後端走到前端,原以為會遇到更強烈直接的拒絕,但少了要接觸孩子的任務後,好像反而更能貼近這些衝突事件裡的當事者們。我有更完整的時間可以了解及陪伴他們去面對遭受暴力後的影響,也有更多機會嘗試接住那些始終不曾被看見的「內在小孩」,然後好好地拍拍他們。
「看見眼前的人」,偶爾想不通為什麼服務對象要糾結在某件事情上時,我心裡就會跳出這句話。當我們去掉那些攻擊和不滿的言詞,我們會看見背後藏著的是一個受傷的靈魂:她/他期待被看見,也期待被好好對待,即使身體長大了,心裡仍是那個曾縮在角落害怕不安的孩子。
我的社工生涯今年已經邁入第七年,在逐漸熟練看著系統上一張張跳出的通報表時,我仍會盡力提醒自己,不要只看對方身上或有或無的瘀青,又或是那張通報表上的暴力事件與過往十之八九相似,而是要看見眼前的這個人,和其心理所帶著的傷。